欢迎访问欧宝app下载 ,
您现在的位置: 欧宝app下载>> 科室导航>> 欧宝app下载>> 消化科>>

胃蛋白酶原检测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3日 点击数:次 字体: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难以治疗,尤其是伴见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者,称为癌前病变,有一定的癌变趋势,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阻止、延缓其癌变,对于防治胃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临床表现与病理严重程度并非完全一致,这为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发现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早期具有诊断作用。胃内的消化主要是对蛋白质初步分解,胃蛋白酶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但从主细胞分泌出的胃蛋白酶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存在,必须依据胃酸激活并提供作用环境,因此盐酸激活胃蛋白质酶原、提供胃蛋白酶作用的酸性环境,是其助消化功能.胃蛋白酶原由胃底主细胞分泌,在pH1.5~5.0条件下,被活化成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胨,而且一部分被分解为酪氨酸苯丙氨酸等氨基酸。胃部病理状态时,如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形成、胃粘膜异型增生、胃溃疡时,均有少量(约有1%)胃蛋白酶原(PG)通过胃粘膜进入血液循环。可分为PGⅠ、PGⅡ两种亚型,血清胃蛋白酶原可以较为准确地显示胃黏膜的状态和功能。
  利用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测定,进行胃部疾病的诊断已在日本、芬兰、挪威等国家实行。日本利用PGⅠ、PGⅡ进行大面积的人群普查,使胃炎的诊断率大大提高,男性的胃癌死亡率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减少了50%;芬兰对50-69岁中年吸烟者进行PG检测显示PGⅠ低水平者占9.8%,其中4.7%经镜检诊断患有胃癌或癌前病变。
胃蛋白酶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 胃癌早期筛查
*胃溃疡、萎缩性胃炎、HP感染的筛查
*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效果的评价
* 消化性溃疡复发、治愈的判断标准
* 胃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判定指标
* 个人胃黏膜功能的动态检测
注意事项
影响血清PG检测结果的因素有:
*前一周刺激性食物或酗酒会使PG偏高
* 对胃黏膜有刺激或损伤药物会偏高或偏低
* 重度溶血需要重新抽血
* 脂血样本需要离心去除血脂
*其他:样本中的类风湿因子(RF)和嗜异性抗体等可能会使PG偏高
下一篇: 脾胃病科简介[ 06-13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