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1.国内外研究进展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生活规律的改变,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994年WHO调查表明抑郁症的现症患病率为11.4%,终生患病率为20~30%。我国1982年及1985年对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终生患病率分别为1.23‰和12‰。这显然与WHO的调查结果相差悬殊,有专家认为这与观察方法有关,我国的发病率应为10~15%,抑郁症的临床漏诊率达50~60%,导致只有约1/4的病人才能接受正规治疗。该病危害较大,自杀率为10~17%,美国1990年因该病造成的损失达300亿美元。WHO《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ICD-10)、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及《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均已列出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但对于该病各亚型的诊断标准尚不完。目前,西医常用的药物有:(1)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和四环类抗抑郁剂;(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3)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但是,这些药物其疗效只有60~70%,并有许多副作用。虽然又进行了递质联合再摄取抑制剂等方面的研究,但其临床应用还具有一定局限性。
2.中医药具有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潜力。由于西药抗抑郁剂和心境稳定剂具有副作用大、依从性差的特点。而中医药疗法立足于整体调节,具有理法方药的灵活性和药效的安全性。从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看,与中医学的“郁病”、“百合病”、“脏躁”、“癫狂”、“失眠”、“善忘”、“惊悸”等所有神志病都可能有一定的联系,并涉及整个“五神脏”系统。对于病因病机各代医家论述颇多,但总的认为该病病位在脑,其病因病机不外乎:禀赋不足,调养失和,脏腑气血失调;或大病之后,忧思过度,阴血暗耗,而致心失所养;或情志不调,气机郁滞;或先后天不足,肾亏脾虚,脑失所养。病机在转化过程中可出现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但总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并以脏腑功能受损为本,气滞血瘀、湿停、痰滞、食积为标。
中医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潜力。由于西药抗抑郁剂和心境稳定剂具有副作用大、依从性差的特点。而中医药疗法立足于整体调节,具有理法方药的灵活性和药效的安全性。从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看,与中医学的“郁病”、“百合病”、“脏躁”、“癫狂”、“失眠”、“善忘”、“惊悸”等所有神志病都可能有一定的联系,并涉及整个“五神脏”系统。对于病因病机各代医家论述颇多,但总的认为该病病位在脑,其病因病机不外乎:禀赋不足,调养失和,脏腑气血失调;或大病之后,忧思过度,阴血暗耗,而致心失所养;或情志不调,气机郁滞;或先后天不足,肾亏脾虚,脑失所养。病机在转化过程中可出现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但总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并以脏腑功能受损为本,气滞血瘀、湿停、痰滞、食积为标。
近年来,对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部分医家认为抑郁症即等同于中医的“郁证”,病机为肝气郁滞,治疗上多以疏肝解郁为治疗方法。另有医家以“脑为元神之府”为理论基础,提出抑郁症的病位在脑,病变机理为脑神失调的学说。经多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我们发现,抑郁症并不等同于“郁病”,并提出该病以肾精亏虚、气机郁滞为基本病机,治疗应予以补肾调气为大法的新学说。同时发表了相关理论与临床研究的多篇论文,并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经进一步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了该学说的存在,并确定了肾虚肝郁证型在临床确实有较高的发生率。目前在抑郁症的诊疗方面有较多研究,并开发出了不少单方或复方的药物,在轻度和中度抑郁障碍的治疗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中医药的总有效率在80%以上,而副作用发生率明显小于西药。
3 .中医药特色疗法及其应用效果
3 .中医药特色疗法及其应用效果
我院通过各项临床研究,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诊疗规范,包括了中药辨证论治,中成药解郁胶囊、针灸、中医心理治疗、中医五行音乐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诊疗体系。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进行了国家中医药郁证诊疗方案的对照研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上一篇:
郁证、癫证、卒中后抑郁等疾病[ 02-01 ]
下一篇:
中 风[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