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就是健康吗?
“未病”就是健康吗?
1.从健康的定义谈起
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现代健康理念不仅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8年对健康下的定义来看,它不仅是要求没有疾病(disease)或者虚弱(infirmity),而且是指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完整良好的状态(WHO defines health a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mental,social well being and social ethics.)。按照WHO当初确定的这个标准,真正能够达到健康水准的人恐怕为数不会很多。再者,身体有病无病,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其认识也在发展和变化。后来健康的定义又被进一步细化为10项具体评价标准,分别从精力、态度、睡眠、应变能力、抵抗力、体重、视力、牙齿、头发以及肌肉10个方面加以衡量。当今,人们又逐渐认识到: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和外界进行着各种交换,并不断地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和刺激;处在同样的生存环境中的个体,有的人生病早逝,而有的人却做到了健康长寿。因此,原有的健康定义似乎应该再加入这样一种能力,即能够保证个体在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营造生活的能力。
健康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家庭和社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健康都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是人生价值的基础,是实现家庭幸福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其8%~10%生产力的提高是由于国民健康状态的改善而实现的。由此可见,健康既是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任务。
2.时代呼唤防病治病重心前移
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符合WHO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而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中,剩下的70%的人则处于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具体到我国,当今人口老龄化、疾病负担已成为广泛的社会、经济问题,面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以及各类慢性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居高不下,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不满的“看病难”、“看病贵”和国家财政医疗投入的力不从心,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既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怎样才能突破防病治病的“瓶颈”,维护并不断改善我国13亿人民的健康状态?其核心就是我们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医疗保健之路。
其实,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疾病和过早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引起人类死亡的因素,70%以上是能够被我们所控制的。我们已经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在现代医学基础之上,拿巨额财政补贴作为代价的医疗保健模式正在成为“供不起和不可持续的医学”,这也警示并告诫我们,不能重复他们既往的足迹,必须另辟蹊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的理念和实践为我们创新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健之路展示了光明的前景。从古至今,中医对防病养生有着独特的优势。古人早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名言。从“治已病之人”前移到“治未病之人”,虽一字之差,却是力重千钧。其核心是把“治病救人”转向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2006年3月21日,国家16个部委联合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纲要》中将“人口与健康”作为重点领域之一,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相结合,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的关键技术,努力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2007年1月11日,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了“治未病对保持人的身心健康,改善和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非常重要。”这可以说是一次战略性的转变,是解决现今诸多医疗保健问题的治本之策。
3.“未病”究竟指的是什么
那么,什么是“未病”呢?它与健康是什么关系?二者能画等号吗?其实,关于“未病”一词,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各有所指,其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理解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首先,“未病”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
其次,“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此时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状态,也就是说病理信息的发展仍处于“潜伏”时期,还没有达到“显化”程度。长期以来,人们对处于这个阶段的病理信息不容易或不能够识别,因而误认为健康无病。现在,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检测手段的提高,已经可以对其中的一些信息进行识别、诊断和治疗了。
再有,“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器官相关法则,身体某一器官已有病,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并使之生病,中医学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肝可传脾,当先实脾”以防之。
上一篇:
治未病中心服务内容介绍[ 08-08 ]
下一篇:
亚健康≠中医之“未病”[ 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