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科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以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古代文献中称为“坐臀风”、“腿股风”、“腰腿痛”等。在《灵枢·经脉》篇记载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候中有“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端(立旁换成月旁)如裂……”,形象地描述了本病的临床表现。认为腰部闪挫、劳损、外伤等原因可损伤筋脉,导致气血瘀滞,不通则痛;久居湿地,或涉水、冒雨,衣着单薄、汗出当风,风寒湿邪人侵,痹阻腰腿部;或湿热邪气侵淫,或湿浊郁久化热,或机体内蕴湿热,流注足太阳、少阳经脉.均可导致腰腿痛。主要属足太阳、足少阳经脉及经筋病症。
【临床表现】
以腰部或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出现放射性、电击样、烧灼样疼痛为主症。通常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临床上以根性坐骨神经痛多见。
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病位在椎管内脊神经根处,常继发于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炎、脊柱裂(结核)等。主要表现为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直至足背外侧放射,腰骶部、脊柱部有固定而明显的压痛、叩痛,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膝腱、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咳嗽或打喷嚏等导致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
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部位在椎管外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常见于髋关节炎、骶骼关节炎、臀部损伤、盆腔炎及肿物、梨状肌综合征等疾患。腰痛不明显,臀部以下沿坐骨神经分布区疼痛,在坐骨孔上缘、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腘窝中央、腓骨小头下、外踝后等处有压痛.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腹压增加时无影响。
腰椎X 光片、肌电图、CT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疏经通络、行气止痛,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以足太阳、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⑴ 足太阳经型:环跳 阳陵泉 秩边 承扶 殷门 委中 承山 昆仑
⑵ 足少阳经型:环跳 阳陵泉 风市 膝阳关 阳辅 悬钟 足临泣
加减:有腰骶部疼痛者,加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阿是穴疏调腰部经络之气;与天气变化有关者,加灸大椎、阿是穴温经止痛;气滞血瘀者,加膈俞、合谷、太冲化瘀止痛。
2.其他疗法
⑴ 刺络拔罐:用皮肤针叩刺腰骶部;或用三棱针在压痛点刺络出血,并加拔火罐。
⑵ 电针:根性取腰4~5夹脊、阳陵泉或委中;干性取秩边或环跳、阳陵泉或委中。针刺后通电,用密波或疏密波,刺激量逐渐由中度到强度。
⑶ 穴位注射: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20ml,加维生素Bl100mg或加维生素B12100ug混合,注射腰2~4夹脊及秩边等穴,在出现强烈向下放射的针感时稍向上提,将药液迅速推人,每穴5~10ml。疼痛剧烈时亦可用1%普鲁卡因注射液5~10ml,注射于阿是穴或环跳穴。
【注意事项】
1.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效果显著。如因肿瘤、结核等引起者,应治疗其原发病;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可配合牵引或推拿治疗。
2.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椎间盘突出者须卧硬板床,腰部宜束阔腰带。
3.劳动时须采取正确姿势。平时注意防寒保暖。
上一篇:腰痛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科[ 11-16 ]
下一篇:痿证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科[ 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