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遏肾气气化之机的常见病因
既然肾气之气化不行是形成慢性肾脏病的根源,那么,寻找损伤肾气的病因所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总体而言,导致损伤肾气的病因不外乎内、外两种因素,外因常指感受风、寒、暑、湿、热等六淫之邪,特别是风邪,既可以单独致病,又可以与其它邪气相兼为病,“风为百病之长”,在肾脏病中尤为如此。“风善行而数变”,其致病特点则与现代医学所谓之变态反应类似,而肾小球疾病说到底就是免疫反应疾病。寒邪亦最能伤肾,因寒气通于北方肾水,故天气骤然变冷常常引发或加重肾病。湿热之邪的形成,可由外感湿热之邪直中脏腑,也可由外热与内湿合而形成,湿遇热则愈横,热近湿则愈炽,故湿热之邪的入侵或在体内形成,则常常是肾病复发、反跳或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刘宝厚教授因此提出了“湿热不除,蛋白难消”的学术观点,有人甚至认为没有湿热就没有肾脏病。
在内伤因素中,主要是各种内伤积损所致的肾中阴阳的偏盛偏衰以及瘀血、痰凝等病理产物的堆积。首先谈阴阳的虚衰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摄失常以及各种中西药物之滥用所致等等。特别是药物滥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譬如,长期用激素或大剂量的肉桂、附子而损耗肾阴;用细胞毒类药物而伤血;长期用清热解毒之剂而伤阳之弊,在临床上比比皆是,是影响中药治疗肾脏病疗效的重要因素。
血瘀的生成,是因气虚推动无力,或阴寒凝聚或热邪伤阴而血行不畅,刘宝厚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血瘀在肾脏病中始终存在,只是程度不等、特点各异。故而在治疗中,当加用活血化瘀药,以改善肾脏微循环,恢复肾脏生理功能。此即刘宝厚教授之“瘀血不祛,肾气难复”这一学术思想形成的根源。
总之,导致肾气不足的原因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寒有热,虚则直接影响肾气的化生,实则阻遏气化之机。
上一篇:
低血钠-高血压综合征[ 06-03 ]
下一篇:
糖尿病肾病[ 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