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2020 Vol.32 No.1
2020 年 1 月第 32 卷第 1 期
文章编号:1672-7134(2020)01-0145
中图分类号:R256.31 文献标志码:B DOI:10. 16448/j.cjtcm.2020.0145
·综述进展·
*
胃癌前病变诊治中西医研究进展
王淼蕾 1,刘俊宏 2,毛兰芳 2,任培培 1,吴红莉 1,杨博 1,张萍 1
1 苹果欧宝软件下载安装 甘肃兰州 730000
2 欧宝app下载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 现如今胃癌已经成为国内外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我国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病死率的第三位。肿瘤
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目前胃癌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治疗为首选,这也加大
了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以及给医者带来一些术后恢复问题。然而,胃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各种不良因素
长期演变而来,也就是胃癌前病变的发展,而大多数潜在患者对胃癌前病变的认识以及防治并没有予以较高的重视。
因此,早期诊断以及有效防治胃癌前病变的防治成为现如今广大医学者探讨的重要话题,该文通过近几年来各大医
家对胃癌前病变的防治进行筛选,并结合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状态总结出中西医结合诊治经验,为患者提
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人们对胃癌前病变的认识并力争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关键词 胃癌;胃癌前病变;中西医治疗
Research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of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w estern Medicine
WANG Miaolei
1
, LIU Junhong
2
, MAO Lanfang
2
, REN Peipei
1
, WU Hongli
1
, YANG Bo
1
, ZHANG Ping
1
1.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ansu Lanzhou 730000, China
2.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ansu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Today,gastriccancerhasbecomeoneofthemostcommonmalignanttumorsathomeandabroad,rank-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81660773);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DHYX18-14);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
研课题(项目编号:(GZK-2018-1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项目国医大师周信有传承工作室(国中医药规财发 [2017]28 号)
通讯作者:刘俊宏(1976-)男,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方向。E-mail:lhz8686@163.com
作者简介:王淼蕾(1994-),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方向。E-mail:961082618@qq.com
189-192.
[12] 李 良娥,谭文娟,秦俭,等 . 耳穴按压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 [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7):
68-70.
[6] 史运芳 . 正念训练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干预研究 . 苏州:苏州
大学,2011.
[7] Buysse DJ,Reynolds CF,Monk TH,et al.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
search.PsychiatryRes,1989,28(2):193-213.
[8] 范肖东 . 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Well-being)[J]. 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1999,(增刊):82.
[13] 祝 亚男,俞国红,杨方英,等 .中医护理技术对减少乳腺癌患
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J]. 中华护理杂志,2017,52(3):
289-292.
[14] 杨 丽梅,刘美玲,张珺 . 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
及生存质量影响的系统评价 [J]. 护理学杂志,2015,30(20):
23-27.
[9] 张亚 . 浅析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8,6(14):6-10.
[15] 陈 志红,雷俊,颜萍平,等 . 正念减压疗法在乳腺癌患者护理
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J]. 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0):1331-
1335.
[10] 汤娟娟,王俊杰,桑丽清 . 芳香中药药枕联合耳穴贴压对卒
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观察 [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7):
848-851.
[16] 胥 刘秀,沈珊珊,何静静,等 . 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幸福感
指数及社会支持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6):473-
478.
[11] 严斌泓,陆雪琴,曹凤,等 . 耳穴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Ⅲ级急性加重期失眠病人的疗效观察 [J]. 护理研究,2017,31
(14):1775.
收稿日期:2019-06-07 审稿:王忠民 编校:吴倩
·171
·
Jan. 2020 Vol.32 No.1
2020 年 1 月第 32 卷第 1 期
胃 癌 前 病 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
cer,PLGC)是指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
学变化,即胃黏膜的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主要伴存
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个病理性概念,包括肠上皮
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异型增生(Dyspla-
sia,Dys),医学界广泛认可这种由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发病模
式 [1]。据最新数据显示,73% 的胃癌病例发生于亚洲,
47% 的胃癌病例发生在中国 [2],胃癌是全球第二大癌
症致死病因 [3],仅次于肺癌。我国研究数据显示,胃癌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恶性肿瘤的第 2 位,凸显了
预防及治疗 PLGC 的重要性 [4]。笔者将从发病机制、
中医药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PLGC 方面进行论述,致
力于探究更加有效且能被大众完全接受的治疗方法。
汉 [8] 等人从“痰”“湿”证素特征探究胃癌前病变的
发病机制,也为明确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陈建权 [9]
等人研究 PLGC 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征象多见胃阴虚
表现。现代医学认为 PLGC 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涵盖
以下几个方面: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免疫因
素、年龄因素等 [10]。2017 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
合诊疗共识意见也提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萎
缩性胃炎的重要病因 [11]。而幽门螺旋杆菌是中医学
“湿热邪毒”的一种,可造成胃黏膜的损伤,是引发胃
黏膜异型增生甚至癌变的重要病理因素 [12]。王俐勇 [13]
等人在分子机制方面研究胃癌前病变的发生得出,部
分基因可作为胃癌前病变诊疗分子标记物,这对胃癌
前病变分子分型,建立胃癌前病变早期诊断与治疗提
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在 PLGC 发展及演
变的过程中,内外之邪共同作用于人体,由虚致瘀,在
脾胃气虚基础之上,瘀血内生,从而形成虚实夹杂,使
病情循环往复,迁延难愈。加之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
所致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更
容易引发患病的诱发因素。
发病机制
目前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对 PLGC 病因及发病机制
均尚未明确,在中医学上对此病并没有严格的病名,
仅将其归属于“胃痛”“嘈杂”“反酸”“呃逆”“痞满”“呕
吐”等脾胃系病症范畴,病因也不外乎于外感时邪、情
志不调、饮食不洁、体虚病后等,近年来众多医家根据
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发病机制也是各有千秋,如陈晓
东 [5] 等人总结刘友章治疗 PLGC 的经验,认为此病多
以本虚为主,久病损伤人体正气,脾胃虚弱为首要致
病因素;陈静 [6] 等人总结前人经验对 PLGC 病因病机
辨证分析,认为 PLGC 的病机为虚实夹杂,脾虚为本,
气滞、湿热、瘀血、痰浊、热毒为标,是一种虚实相兼、
寒热错杂之病证,病变主要累及脾、胃、肝。王道坤教
授 [7] 认为,PLGC 属本虚标实、亦有虚实夹杂,脾胃虚
弱,运化无力,则水、食、气、血停而为湿,为积、为滞、
为瘀、为毒,瘀毒为重要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李思
中医药治疗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胃癌的治疗并没有较好的方
法,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唯一有效手段,但手术对人
体还是有着不可避免的创伤,包括术中出血,术中感
染、术中穿孔、术后并发症、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
复发率和术后生活质量问题,这些同样给患者和医者
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因此胃癌前病变的预防和治疗变
得尤为重要。中医药对胃癌的治疗特色是减毒增效,
能有效的缓解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目前,中医药疗法
是胃癌前病变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众多医家致
力于研究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中药制剂,以更好的阻断
·172
·
Jan. 2020 Vol.32 No.1
2020 年 1 月第 32 卷第 1 期
胃癌前病变向胃癌发展的趋势,也有利于减轻患者的
消极情绪。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
变的研究数不胜数,张永宏 [14] 等人通过搜集符合纳入
标准和排除标准的 106 例胃癌前病变患者,观察消萎
汤辨证加味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显
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4.33%,说明消萎方加减
对胃癌前病变的患者具有较显著的疗效,方中主要运
用三七、蒲黄、三棱、莪术、白及、党参,共奏益气活血
化瘀之效,并根据不同证型的患者适当加减对症药物
以加强临床疗效。何孙香 [15] 等人搜集纳入 64 例符合
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HP 诊断标准的 PLGC
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同时加服消痞和胃胶囊,消痞和
胃胶囊主要由隔山消、刺梨叶、杨柳枝和三七组成,四
味药合用共奏理气和胃,消痞止痛之功。该临床研究
结果表明,该药与中西医药物治疗后对 HP 的清除率
不尽相同,而对后期 HP 的复感染率明显降低,这说
明消痞和胃胶囊能有效的降低 HP 的复感率,对于阻
断 PLGC 的具有有利的发展。席玉红 [16] 等人对 76 例
PLGC 患者进行了收集以及临床研究总结,探讨了散
瘀和胃汤对 PLGC 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胃黏
膜组织中 let-7a 的表达和影响,研究表明,散瘀和胃
汤可以防止胃癌前病变向胃癌的转化,并能够有效改
善患者胃脘部疼痛、痞满、反酸等临床症状。散瘀和
胃汤是由茵陈、藿香、佩兰、茯苓、黄连、半枝莲、半边
莲、全蝎、白花蛇舌草、丹参组成,此几味药配伍具有
良好的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临床应用较
广泛。李卫强 [17] 等人研究发现,PLGC 与脾关系密不
可分,脾为后天之源,饮食、情绪、湿热毒邪以及 HP 感
染等因素均能引起患者脾胃虚弱,阴血亏虚,长期以
往形成气阴两虚证,故宜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之法
治疗。复方蜥蜴散是由宁夏密点麻蜥、黄芪、乌梅、白
芍、丹参、半枝莲组成,并以纯藕粉拌匀,开水调成糊
状服用,同时搜集了 127 例患者观察复方蜥蜴散不同
微粒组合剂治疗胃癌前病变阴虚络瘀证的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治疗 PLGC 阴虚络瘀证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0.63%,该复方制剂对 PLGC 患者具有较显著的临床
疗效,且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黄铭涵 [18] 等人通过收集符合标准的 85 例胃癌前病
变患者,观察复方胃炎合剂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
效,结果显示,对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中医证候疗效
比较、电子胃镜疗效比较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善情况比
较发现,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复方胃炎合
剂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逆转 PLGC 患者病理学组
织改变的作用。复方胃炎合剂由炙黄芪、党参、麸炒
白术、茯苓、枳壳、白芍、法半夏、砂仁、佩兰、黄连、陈
皮、地龙干、莪术、甘草组成。具有健脾清化、祛痰理
气、散瘀通络之功。诸药合用具有增强胃黏膜防御因
子的保护功能。袁星星 [19] 等人通过观察 68 例气虚
血瘀型胃癌前病变患者,探究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
气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
机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85.29%,
对照组为 58.82%,并对两组气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
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比较、
胃黏膜组织TRAF1、4-1BB、Bcl-xL 表达的比较进行
统计分析,结果均可支持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
组。丹芪祛瘀止痛颗粒由黄芪,丹参,白芍,乌药,北
沙参,地榆,莪术,苦参,枸杞子,厚朴,三七粉,北柴
胡,黄连,桂枝,丁香,大黄制成的颗粒剂,以补气化
瘀为主,解毒化浊为辅,兼以养阴理气止痛。由此可
见,中药制剂对 PLGC 的治疗有较显著的优势,并为
大多数人所接受,现如今中医药的发展日渐被人们所
认可,消化系统疾病也逐渐成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
种,这也激发了中医药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
至今,现代医学对于胃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大
的突破,内镜检查成为诊断和筛查胃癌前病变的主要
途径 [20],近年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癌前
病变这种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逐渐发展起来 [21],大大
减少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复发率也有所下降。
并且,研究表明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变采用 ESD 具有
显著的效果 [22]。孙煜广 [23] 在研究内镜窄带成像技术
发现,该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诊断价值较
高,可为靶向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由此可见,内镜
技术的发展也为患者带来了可观的临床效益,从明确
诊断到微创治疗,均显示出较大的优势。归根结底,
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仍然是手术治疗,尽管目前已经
降低了手术治疗的局限性,但手术的不可预知性仍然
存在。而国外对于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研究更多的
是专注于发病机制以及不同的致病因子对胃癌及癌
前病变的影响,以致于从发病机制为靶点找到更加安
全有效治疗的突破口。故而,大多数医家开始转向于
探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中西医治疗胃癌前病变
具有增效减毒的优势。姜宁 [24] 等人通过分析符合纳
入标准的 23 篇相关文献,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
前病变的确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西医学上,由于胃癌
可以由消化系统的多种疾病发展而来,根据患者的发
病情况以及个体差异,治疗方案的选择各有不同,治
·173
·
Jan. 2020 Vol.32 No.1
2020 年 1 月第 32 卷第 1 期
疗药物也是种类繁多,在西药方面,可以通过根除幽
门螺旋杆菌的不同药物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抑制胃
酸,保护胃黏膜,抑制癌基因的表达等方面来确定治
疗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制剂会显著的增强治
疗效果。黄桢 [25] 等人总结近年来临床治疗经验,认为
治疗 PLGC 主要以阻断胃黏膜的继续损伤如根除幽门
螺旋杆菌、抗胆汁反流治疗、抗氧化治疗;病灶的去除
与逆转治疗为主。联合中药制剂会产生更加显著的
效果。骆霞光 [26] 等人通过观察 90 例符合纳入标准以
及排除标准的胃癌前病变患者进行西药治疗与联合
中药制剂两组疗效比较,得出结果总有效率为:单纯
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77.8%、而同时联合中药制剂
的总有效率为 95.6%。以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
疗 PLGC 效果显著,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与认可。这
使得中医与西医的结合有据可依,有理可循。也大大
促进了中西医结合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
[5] 陈 晓东,潘华峰,蔡甜甜,等 . 刘友章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学术
思想探讨 [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0):4491-4493.
[6] 陈 静,赵爱光,曹妮达,等 . 胃癌前疾病、癌前病变、胃癌与脾虚
证的研究进展 [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7):1654-1657.
[7] 王 韶康,段永强,王道坤 . 王道坤运用化瘀消痞汤治疗慢性萎
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经验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1):
122-124.
[8] 李 思汉,李书楠,黄铭涵,等 . 胃癌前病变“痰”“湿”证素特征
研究 [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3):970-973.
[9] 陈 建权,刘建平,张海生,等 . 从气机升降学说探究胃癌前病变
的炎性微环境 [J]. 河北中医,2019,41(2):297-300.
[10] 张 云桐,谢琪 .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30-131.
[11] 李 军祥,陈誩,吕宾,等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
识意见(2017年)[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2):
121-131.
[12] 庞立伟,刘冬梅,曹志群,等 . 从“脾虚毒损胃络”探讨 CAG 癌
前病变的防治 [J]. 时珍国医国药,2018,29(2):401-403.
[13] 王 俐勇,朱圣韬 . 胃癌前病变分子标志物筛选 [J]. 基因组学与
应用生物学,
结 语
[14] 张 永宏,张太坤,顾宗明,等 . 消萎汤辨证加味治疗胃癌前病
变的临床疗效 [J]. 辽宁中医杂志,2016,43(9):1912-1915.
[15] 何 孙香,熊泽民,汪波 . 消痞和胃胶囊治疗胃癌前病变 32 例
临床研究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4):233-236.
[16] 席 玉红,汪伟,孙晓娜,等 . 散瘀和胃汤对胃癌前病变胃黏膜
组织中 let-7a 的表达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29(8):2710-2712.
众所周知,胃癌是一个在多因素影响下长期形成
的过程,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的发病率也
逐年上升,也加大了人们对癌症的恐惧心理,因此,预
防与治疗胃癌前病变显得尤为重要。在治疗过程中,
我们要遵循基础治疗与个体差异相结合的原则,而中
医药在个体差异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中药汤剂的组
方遵循辨证论治,将整体与个体有效的联系起来,结
合患者不同体质与证型随证加减。笔者认为,在治疗
疾病的研究思路上不能仅仅依靠中医或者西医,而是
要将两者安全有效的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使其
更加有益于人类健康。因此,如何将中西医结合运用
得当,以使得在治疗上实现 1+1>2 的疗效,成为临床
医师长期奋斗的目标。并在药物使用安全可靠的条
件下,利用多种联合制剂,为中西结合治疗 PLGC 提出
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大胆的挖掘研究中药制剂
对人体疾病的作用,制备出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给
患者带来最大的效益。
[17] 李 卫强,魏雪红,朱西杰 . 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治疗胃
癌前病变阴虚络瘀证的临床疗效及与癌胚抗原的动态关系研
究 [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383-2384.
[18] 黄 铭涵,黄健,李思汉,等 . 复方胃炎合剂逆转胃癌前病变的
临床研究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4):20-23.
[19] 袁 星星,王炳予,杨磊,等 . 丹芪祛瘀止痛颗粒对气虚血瘀型
胃癌前病变患者胃黏膜组织 TRAF1、4-1BB、Bcl-xL 表达的
影响 [J]. 中医杂志,2017,58(13):1130-1134.
[20] P . Pimentel-Nunes,M. Dinis-Ribeiro,J. Soares,et al. A
multicentervalidationofanendoscopicclassificationwithnarrow
bandimagingforgastricprecancerousandcancerouslesions[J].
Endoscopy,2012,44(3).
[21] 柴 小兵,段旭红,李娅,等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
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 [J]. 中国内镜杂志,2018,24(1):50-
55.
[22] 杨 瑞芬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可行
性及风险分析 [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7):137-138.
[23] 孙 煜广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
应用 [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9):82-83.
参考文献
[1] CorreaPL,PiazueloMB.Thegastricprecancerouscascade.Dig
Dis,2012,13(1):2-9.
[2] 郭继尧,杜奕奇,李兆申 . 根除幽门螺杆菌是降低胃癌发病率
的必由之路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39(6):506-510.
[3] De Martel C,Forman D,Plummer M.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andriskfactors[J].GastroenterolclinicsNorthAme,
2013,42(2):219-240.
[24] 姜 宁,黄宣,范一宏,等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的
系统评价 [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149-154.
[25] 黄 桢,华志民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进展 [J]. 现
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6):776-778.
[26] 骆 霞光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临床分析 [J]. 实用中
医药杂志,2015,31(10):929-930.
[4] CHEN W,ZHENG R,BAADE PD,et al.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J].CACancerJClin,2016,66(2):115-32.
收稿日期:2019-07-02 审稿:薛西林 编校:唐晓野
·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