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糖友如何监测自己的血糖
作者: 稿源: 兰州晨报 2012-04-01 14:53
受访专家:康学东
本刊健康专家咨询团成员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全国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内分泌代谢医师协会常务委员。
监测血糖的重要性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迅速增加。”康学东说,现代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5项内容(也就是民间常说的“五驾马车”)。血糖控制的好坏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通过自我检测血糖,达到控制血糖,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康学东告诉记者,虽然我国糖尿病处于高发期,但糖尿病患者对自我血糖监测的认识却严重不足。在糖尿病治疗中,通过自我血糖监测,不仅可以了解患者血糖升高的发生情况,而且可以了解低血糖的发生情况,从而有助于指导患者对药物治疗方式、食物摄入及生活方式的纠正,也有助于医师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及对患者发生并发症危险度的评估。
监测措施很具体
糖友如何能够做到血糖的自我监测呢?康学东说,临床上,现在一般以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出的规范作为血糖监测的具体措施。
一、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正常值4-6%),也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治疗之初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六个月检测一次。
二、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
1.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天。
2.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2-4次;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达标后每周监测血糖2-4次。
三、血糖监测时间
1.餐前血糖检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2.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3.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4.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5.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
6.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点”“线”结合控血糖
康学东强调,血糖波动越大,糖尿病患者越危险。糖化血红蛋白是“线”的概念,反映最近2-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是判断糖尿病长期控制的重要指标;血糖是“点”的概念,反映测量当时的血糖情况。“点”、“线”结合,同时测定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可帮助鉴别是暂时的血糖变化还是一段时期持续的血糖变化。所以只查糖化血红蛋白是无法反映血糖波动的情况,也就是说糖化血红蛋白无法替代血糖测定的意义。尿糖阳性一般是指尿中排糖超过150mg。尿糖在多数情况下虽然反映血糖水平,但是尿糖毕竟不是血糖,在某些情况下,尿糖不能准确地反映血糖水平。有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已很高时,尿糖可能为阴性。所以尿糖也不能替代血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