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针闪亮 艾叶飘香
——地震伤员针灸治疗收到良效
田永萍 雒海燕 周巧玲 王庆胜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岷县、漳县交界处发生6.6级地震,因为震中在农村,受损程度严重,导致人员伤亡,灾情牵系着我们医护人员的心,我院及时组织力量参与伤员救治,对转到我院的伤员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组建了由田永萍主任、雒海燕医师和周巧玲护士长组成的针灸治疗专业组积极介入,发挥特色优势,积极为地震伤员减轻痛苦。因为地震引起的伤害多为骨折、软组织损伤等,主要表现为疼痛、失眠、惊恐、焦虑等,特别是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除以上症状外,还伴有明显的腹胀、腹痛、大小便不通等,针对以上主要问题,分别采用耳穴压丸、针刺、艾灸、针穴外敷药袋热熨等中医药特色技术进行了治疗。
耳穴压丸取穴为心、神门、大肠、肝、肾、交感、肾上腺及病变部位相应穴位。因耳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十分密切,而耳穴压丸具有镇静止痛、安神定志、疏肝解郁等作用,所以采用耳穴压丸治疗地震骨折所引起的疼痛、失眠、惊恐、焦虑等症效果较好。
针刺疗法具有舒经通络、解痉止痛、疏肝解郁、行气通便等作用,地震骨折引起的病症多属气滞血瘀之证,兼有正虚。针灸专业组选取百会、气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合谷等穴位轻度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刺。由于骨折后均卧床、限制活动等,更加抑制了肠蠕动,增加了便秘的发生几率,大部分伤员有不同程度的腹胀、食欲下降等症状,部分年龄较大的伤员还有便秘的症状,故配合使用天枢、足三里、中脘等穴位以健脾和胃、通腑除胀。地震后幸存者的心理创伤较大,情志不畅,故采用“开四关”的方法以疏导情志,从而达到针灸干预伤员心理的作用。
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温补中气等作用,可鼓舞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所以选取关元穴区以行气活血、温补中气等,将纯艾条点燃后用温灸器放置在患者小腹部关元穴部位治疗,每日1次。可以缓解腹胀、腹痛、大便不通等症状。
针穴外敷药袋是我院自行研制的院内保健康复制剂,选用“烧山火型”针穴外敷药袋热熨腹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健脾和胃、温经通络,促进胃肠蠕动,特别对骨折导致卧床的患者,帮助改善食欲,保持大便通畅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患者非常欢迎。
经使用以上方法,专业组均制定了个体化诊疗方案,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特别对一例胸12压缩骨折的62岁男性患者,经综合治疗后腹胀、腹痛明显减轻,通气改善,食欲好转,在较短时间内缓解了症状,效果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