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味中草药是防治秋燥的常用药。秋季气候较干燥,人们如果不注意滋阴润燥,可能会受到燥邪侵袭,伤及肺阴及胃阴,出现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磊便干结等症状。下面介绍几款洋阴润燥的常用药。
百合:性味甘微寒,具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肺燥或肺热咳嗽,以及热病后余热未清,神思恍惚等症。
沙参:沙参的性味甘微寒,具有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的功效。《本经》记载:“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本草纲目》记载:“清肺火,治久咳肺痿。”临床主要用于肺虚有热、干咳少痰或久咳声哑等症。沙参甘凉柔润能养胃而复津液,故也常用于胃阴耗伤,津少口渴等症。
天门冬:性味甘苦大寒,具有养肺清热、润燥生津的功效。临床用于肺阴受伤、燥咳咯血,亦可用于阴虚内热、口渴等症。《本草纲目》称之为能”润燥滋阴,清金降火”。天门冬为一味甘寒清润的药物,用于上焦能清肺热而养肺阴,用于下焦能滋肾养阴且可润燥滑肠。如属脾胃虚弱泄泻者不宜应用。
麦门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具有清心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肺阴受伤、燥咳咯血以及心烦不安等症。麦门冬能滋养胃阴而生津,故可用于阴虚内热、胃阴耗伤、津少口渴等症。本品又有清热润燥滑肠之功,亦可用于热病伤津,肠燥便秘。若属脾胃虚寒、大便溏泻或有湿滞者不宜服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门冬有祛痰、镇咳、强心利尿作用。麦门冬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石斛:石斛性味甘微寒,具有滋阴、养胃、生津的功效,铁皮石斛品质较好。临床用于阴虚内热、口干燥渴或病后津亏虚热、胃阴不足、舌绛、少津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斛煎剂内服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作用。
玉竹:性味甘微寒,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肺阴受损、肺燥咳嗽、干咳少痰以及胃热炽盛、津伤口渴、消谷易饥等症。玉竹原名为葳蕤,又称萎蕤,味甘多脂,质柔而润,长于养阴,补而不腻,补阴而不恋邪。故亦可用于素体阴虚,感受外邪而致发热、无汗、恶寒、咳嗽、咽干口渴等症候。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竹有降血糖和强心作用。
凤凰中医提醒,秋季饮食宜清淡,禁食辛辣、过咸、过甜等重口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