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市场在医疗保障体系的互补性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8日 作者:

    医疗保障体系互补是指坚持“政府保障基本,市场实现多层次多样化”,坚持“政府保障公平、市场实现效率”,坚持“以效率促公平”,社会医疗保险以满足社会基本需求、实现社会公平为出发点,对不同参保人群实行统一保障待遇,商业健康保险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对不同的缴费能力人群实行不同保障待遇,是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和扩充。  


    实现医疗保障体系互补,应构建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制度、流程、标准”互补机制。
  
      一是制度互补。开展顶层设计,协调部门规章效力,打通部门壁垒与管理层级,解决管理界面交叉不清、管控效率较低等问题,实现业务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提升保障程度。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探索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或建立补充保险等方式,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我国第一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商业大病保险”概念,为商业保险机构开办大病保险业务提供政策支持,但卫生部等六部委颁布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采取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的方式”,造成两者之间协同性不足,行政性因素渗透过多,背离商业保险一般规律,造成大病保险经营陷入“亏损困境”。
  
  

    二是流程互补。开展标准流程体系构建、梳理和协同优化,逐项理清业务界面,标准流程包括通用流程和非通用流程,通用率高,实现相关管理要素基于流程“一体化”,提升保障进度。在医疗保障领域,瑞士的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相互渗透、日渐融合,允许社保机构经营带有商业保险性质的补充医疗保险,私营保险公司也可以进入社保领域,通过类似商业保险的精算方法制定灵活的医疗费用自付额,强化参保人自我保健意识。当前我国商业保险机构应积极配合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条件成熟时积极参与各类基本医保经办服务,优化标准流程,成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生力军”。

  

  三是标准互补。在明确如何做(制度)、做什么(流程)后,更为重要的是做到什么程度(标准),形成良性循环和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动态要素更新,加强运营监测,强化标准更新机制执行力,提升保障额度。以照护保险为例,长期照护保险产品占比健康保险业务结构5%左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照护需求日渐旺盛,数据显示2013年老年照护费用需求已超过4000亿元,群众对照护保险的期盼,不仅是单纯的货币给付,而是提供更多的配套照护服务。
 
 
                                                              
聂勇
                                                                                         
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