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运动障碍(相对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0日 作者: 本站原创
中风后运动障碍(相对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一、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 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 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
风火上扰证
痰瘀阻络证
痰热腑实证
阴虚风动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
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1个标准住院周期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恢复期。患者肌张力升高,腱反射亢进,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出现。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血型、尿常规、便常规 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 X 线片
(6)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
(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 B 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MRA、 DSA 或 CTA 等)、C 反应蛋白、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D-2 聚体、双下肢血管 B 超等。
3.康复评定:72小时内,由神经康复医师组织,成立脑卒中康复小组,召开初期康复评价会,初步评价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和康复目标。初步判断脑卒中康复预后。
初期评价内容包括:
(1)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医学并发症及并发症的评价;
(2)昏迷程度评价:Glasgow昏迷量表;
(3) 脑卒中严重程度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
(4) 运动障碍:Fugl-Myer运动及平衡评分、Ashworth 痉挛
(5)认知功能筛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 ;
(6)简要吞咽评定:饮水实验;
(7)简要构音及言语评价;
(8)心肺功能评价;
(9) 根据病情行主要继发障碍的评价:肩痛、肩- 手综合征、肌围度等;
(10)心理状态评价;
(11 )大小便功能评价;
(1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改良Barthel 指数相应六阶段等级评定:
(八)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维持生命体征和
内环境稳定。
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可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治疗: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阴等法。
(1)风火上扰证:清热平肝,潜阳息风。
(2)痰瘀阻络证:化痰通络。
(3)痰热腑实证:化痰通腑。
(4)阴虚风动证:滋阴息风。
(5)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
2.西药以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用药为主,加以控制血压,调整血糖,稳定心血管系统等内科治疗用药。
2.针灸治疗:1).以何天有教授“三位一体”针法为主。(1)选穴:①头针取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语言不利加颞前线,平衡障碍加枕下旁线;②取颈5~7与胸l夹脊穴,腰4~5与骶1~3夹脊穴;③取患侧风池、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血海、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若语言不利加取哑门、廉泉;口眼歪斜取太阳、迎香、地仓、颊车。(2)操作方法:先针头针,以较快频率捻转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再针夹脊穴,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针刺,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深度为1.2~1.8寸左右,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后针肢体经穴,得气后,合谷、风市、血海、阳陵泉、足三里施以补法,其他腧穴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2).拮抗针刺法:取与张力升高相拮抗肌肉群为主的穴位(内收肌群和外展肌群相拮抗),刺激量大,不留针。
3.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经脉滴注西药注射液:选用改善脑细胞代谢,恢复脑功能,清除自由基,改善侧支循环等药物为主。
4.中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5.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香疗、蜡疗等。
6.防治常见并发症,如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
7.康复训练:
1)床上训练
呼吸功能易化训练(胸廓被动运动训练;腹肌控制能力训练;膝立位腹肌控制能力训练);体位变换训练(主动横行移动训练、向健侧翻身及返回动作训练,向患侧翻身成俯卧位训练,从仰卧位到床边坐位的辅助方法);下肢内收、外展训练;搭桥训练;躯干下部的屈曲、旋转训练;腰椎屈曲运动训练;躯干旋转控制训练;抑制下肢联带运动训练;易化下肢分离运动训练;患侧下肢控制能力训练;下肢选择性运动训练;缓解躯干痉挛、提高稳定性的训练;下肢痉挛的抑制训练;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肌短缩域状态的等长收缩训练;下肢分离运动易化训练;下肢夹球训练;踝关节背屈训练(抑制联带运动诱发踝关节背曲训练;下肢屈曲诱发踝关节背屈训练;刺激足背诱发踝关节背屈训练;刺激足跟诱发踝关节背屈训练)。
2)上肢功能训练:
肩胛带功能控制训练(肩胛带运动训练;肩胛带负重训练;关节压缩训练;肩胛带抗阻力训练);抑制上肢痉挛训练法;抑制痉挛模式的被动运动训练;上肢联带运动抑制训练;滚筒训练;反射性抑制体位训练;上肢近端控制训练;上肢分离运动诱发训练;患手摸肩训练;肘关节屈曲触头训练;肩关节半脱位训练;上肢分离运动强化训练;上肢操球训练;磨板训练;上肢目的性运动训练;手指屈曲痉挛抑制法;抑制手指屈曲痉挛治疗方法;兴奋性刺激易化手指伸展运动;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动作诱发训练;缓解肩关节疼痛的手法。
3)下肢功能训练:
诱发髋关节内收;髋关节内收,外展的控制训练;髋关节伸展的控制训练(搭桥运动);下肢屈曲、伸展的控制训练;膝屈曲训练;踝背屈训练;屈髋屈膝训练;伸髋、屈膝、背屈踝训练;利用内翻矫正板站立训练
4)座位训练
坐位姿势的矫正;坐位姿势矫正的辅助方法;长坐位膝关节分离运动诱发训练;坐位骨盆分离运动训练(躯干控制法;骨盆控制法);坐位重心转移训练(坐位对线关系调整训练;向患侧转移训练;向健侧转移训练);抑制躯干痉挛训练(躯干控制训练;躯干旋转位左右移动抑制上肢痉挛训练);坐位前后移动训练;躯干下部的选择性屈曲训练;躯干抗重力主动侧曲训练;躯干上部的旋转训练;患侧下肢交叉控制训练。
5)从坐位到立位训练:
躯干伸展前倾训练;双手支撑起立训练;起立训练的辅助方法;患侧下肢负重训练;从高治疗台站起训练;向高治疗台转移训练;立位躯干运动训练;立位骨盆前后倾训练;髋关节分离运动诱发训练;躯干与髋关节的选择性运动训练;患侧髋关节伸展位的主动控制训练;患侧下肢支撑训练(单腿站立训练;患肢负重控制能力训练;健侧下肢外展、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单腿站立选择性运动控制训练;患侧下肢抗重力控制能力训练;立位双侧上肢主动运动训练;踝关节主动跖屈训练;平衡反应诱发训练(坐位平衡反应诱发训练;膝手卧位平衡训练;跪位平衡训练;立位平衡及生物反馈训练)。
6)步行训练:
辅助步行训练(抑制上肢联合反应的步行训练;步行的基本功能训练;控制双肩步行训练;控制骨盆步行训练;诱发摆动相训练;向患侧横向迈步训练;向健侧横向迈步训练;向后方倒退步训练)。持球步行训练;双手持棒步训练;抗阻力步行训练;防止膝关节过伸展步行训练;缩小步幅的步行训练;步行节奏性训练(拍球步行训练;击掌步行训练)。
9.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病情好转,主要症状有所改善。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肌张力适中,运动功能改善。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严重者可退出本路径。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 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4.进入路径的患者虽然经过急性期抢救已病情平稳,进入恢复期,但仍然存在意识障碍者,病情较重,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