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欧宝app下载 ,
您现在的位置: 欧宝app下载>> 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标准>> 正文

医疗保障

点击文字弹出一个DIV层窗口代码
------------------------------------------------------------------------------------------------------ 一、血液准备部分 医院运行基础数据:输血人次数:

07.01.1(1级选择项) 汇总:

(1) 使用计算机记录血液来源、类型和可保障情况:
(2) 数据通过文件或移动存储设备方式共享:
本级功能要点是具有专门的血液信息处理软件对血液管理中的数据进行采集,要求这个处理软件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包括: 1、评价项(1):本级功能要点是要求使用专用的软件将血液的基本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采集的过程可以是手工录入的方式、扫描录入的方式等,只要这些数据能够在计算机中存储即可,不要求这些计算机联网;能够在软件中记录库存的变化情况,包括血液正常使用情况,非正常的血液破损及可保障情况;能够完成简单的库存现状统计和查询功能,包括不同血型、血液成分和血液信息的分别统计和查询。如对A、B、O、AB血型、血小板和红细胞等的库存情况的统计。 2、评价项(2):对血液信息和血液库存的数据能够按照业务环节要求导出数据供其他系统使用。 这一级别的典型应用是①血液信息由工作人员通过专门的软件录入到计算机中;②可以通过专门的处理软件查看和统计血液的类型和可保障情况;③输血管理部门的其他工作环节可以通过文件或导出磁盘文件的方式获得血液的信息。

07.01.2(2级选择项) 计算机记录的血液来源、库存情况可通过网络供血液保障科室配血、发放使用:

本级标准的基本原则是以1级已经完成数据采集到计算机中的功能为基础,实现信息在科室内部的共享。因此,本项目2级功能要求的重点不仅要求将血液信息记录到计算机中,还要求血液信息与配血信息能够在输血管理部门内部的网络环境下运行,且这些信息能够通过网络环境共享给配血和发血等环节。对本级功能的评估首先要考察计算机记录的血液信息是否由专门的信息系统采集(满足1级功能),然后考察输血管理部门的其他工作环节是否能够通过网络共享血液基本信息的数据,且这些数据的传输是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完成的。如果在下一个环节配血或发血时还需要人工干预(如选择血液信息文件、通过U盘复制等)则不满足本级的功能要求。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血液信息由工作人员手工录入到计算机中;②后续的配血、发血等环节都可以从直接使用的信息系统中获得血液的详细数据;③输血管理部门以外的部门无法直接共享这个输血管理部门的血液信息,需要通过人工导出数据、报表等方式进行信息的共享; 实现本考察项目2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输血管理部门建立了科室范围的局部网络环境;②具有科室级的血液信息处理系统,输血管理部门的各个业务环节的系统具有共享和利用数据的功能,配血管理和发血管理等后续环节都能够利用和共享血液的基本信息。

07.01.3(3级选择项) 制定血液字典,通过提供查询工具使血液数据供临床科室共享:

本级标准的基本原则是具备规范的血液信息字典和实现跨科室范围的血液数据信息共享。这个基本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在输血管理部门的系统中有统一的血液字典和数据标准,包括血型字典、成分字典等,系统对涉及字典的数据信息能够规范管理,不会因为混乱或是各异的信息影响查询或统计结果;②临床科室能够通过网络和信息系统,通过查询工具获取输血管理部门内部的血液种类及库存情况。 考察这个项目的功能是否实现首先需要看是否符合2级的功能要求,即输血管理部门内部是否实现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考察血液信息是否具备规范的字典管理,包括血液信息字典的维护和使用;输血管理部门内部的血液信息是否都通过网络传送给临床的医生,临床医生能够通过查询工具获取输血系统中的血液及库存信息。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输血管理部门记录血液信息时能借助相应的字典;②输血管理部门能对血液信息的字典内容进行维护;③血液信息能够在输血管理部门内部其他环节共享和使用;④临床医生能够在查询工具中实时查看输血管理部门的血液和库存信息。 实现本考察项目3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临床与输血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即具有在全院范围内运行的网络与系统环境;②输血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具有按字典统计和向本科室以外的系统传送库存信息的处理功能;③输血管理部门的系统与临床科室的系统使用共同的血液信息字典,通过解释和转换可以实现双方信息的互通和理解。

07.01.4(4级选择项) 汇总:

(1) 库存血液情况供全院共享:
(2) 血库能够查询和统计住院患者血型分布情况:
本标准的4级功能重点是实现输血管理部门的血液信息和临床住院患者管理信息系统中信息双向互传。标准要求首先完全实现前几级的功能,即系统应该实现3级及以前各级的数据采集、数据共享功能。本级的功能主要有三项要求。 1、评价项(1):输血管理部门库存的血液信息能够在全院范围的临床信息系统中共享。临床信息系统中的血型和血液成分等字段的数据字典内容应与输血管理部门系统中使用的数据字典保持一致。临床科室查询到的血液情况能够实时准确的反映输血管理部门的真实血液库存情况,不存在延时和数据不准确情况。 2、评价项(2):临床信息系统能够将住院患者信息共享到输血管理部门,使输血管理部门能够实时查询和统计住院患者的血型分布情况。输血管理部门查询和统计的患者包括全院的所有患者,统计出的患者血型与检验科室检测的患者血型情况应相符。 3、评价项(3):输血管理部门在血液入库登记时通过扫描血袋上的条码完成入库登记。在做针对血液的退库与出库操作时,通过扫描条码实现血液信息的确认。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临床医生能够在信息系统中实时查询输血管理部门内部的血液库存情况,可以通过统一的血液信息字典对血液库存进行统计,根据血液情况合理安排手术;②输血管理部门能够在系统中实时查询当前在院患者的血型,统计查询血型的分布情况,根据血型情况进行订血和发血;③输血管理部门在做血液入库登记时,用条码采集设备扫描血袋上的条码,将血液条码和相关信息一同记录到信息系统中完成血液入库。当出现退库和出库的操作时,工作人员通过扫描条码实现血液与系统中记录的确认。 实现本考察项目4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所有临床科室与输血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即具有在全院范围内运行的网络与系统环境;②输血管理部门信息系统能够接收住院患者的血型信息,并具备血型分布分析模块;③医疗机构中所有需要获得库存信息的部门具有通过网络查询库存的系统或者相应的模块;④医疗机构中的血液成分、血型等都有共同的标识、代码,或者各个系统之间的这些标识与代码可以对照与转换。

07.01.5(5级选择项) 具有根据住院患者血型分布情况提供配置血液库存的知识库和处理工具:

对于5级功能在本标准中的整体要求是建立根据住院患者血型分布情况提供血液库存配置的知识库体系,以及相应的处理工具。这项要求在“血液准备”考察项目的体现就是输血管理部门能够实时掌握本院住院患者的血型分布情况,以及医疗过程中的用血情况,通过血液库存情况的知识库,达到对血液库存的智能化管理。如通过设定最低库存量,实现库存量不足预警;设定血液有效期提醒,实现血液效期预警等。通过合理的知识库配置,提高血液的周转率,降低血液的储存时间,减少积压的血液库存,避免不必要的血液破损和浪费。例如,可以根据住院手术患者诊断、血型及相关参数的记录,判断库存血液的匹配情况,智能化地对库存血液进行调配,更好地配合临床医疗工作,提高整个医院的诊治效率。达到本项功能的要求之前首先要求系统能够实现4级及以前的功能,即输血管理部门的系统实现和全院患者血型信息的共享。 本级功能要求“血液准备”考察项目实现的要点主要有:①具备根据住院患者血型分布和医疗用血等信息建立血液准备过程的知识库;②输血管理部门可以不断丰富血液库存的知识库内容;③具有相应的知识库使用工具和维护工具。 实现本考察项目5级功能的典型应用是①输血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在系统中查看全院患者的血型分布情况;②输血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全院患者的血型分布情况和患者用血情况生成血液库存的知识库;③知识库处理工具能够根据知识库配置进行库存情况的提示和警告。 实现本考察项目5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全院建立了记录住院患者血型的信息系统并能够实现针对输血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②输血管理部门系统软件具备了患者血型分布和血液发放的统计分析功能。

07.01.6(6级选择项) 汇总:

(1) 血液记录全程可跟踪管理:
(2) 可按照住院患者情况动态调整库存血液配置或根据血液配置提示临床科室适当调整手术安排:
对于6级在本标准中的重点要求是对血液使用的全过程跟踪管理,能够及时掌握血液流转各环节的状态,实现输血管理部门备血和临床用血的双向互通。输血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住院患者和手术情况动态调整血液的库存配置,通过库存血液配置对临床医生的手术进行提示,使得医生能够对手术安排进行调整。实现本级功能要求的前提是前面5级的功能都已达到,即输血管理部门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本级功能要求“血液准备”考察项目实现的要点主要有: 1、评价项(1):这个功能要求整个输血过程的所有环节实现全程跟踪,包括血液入库、血液申请、血型复核、配血管理、发血管理、输血反应等环节。血液在任何一个环节和状态都能够被输血管理部门了解和掌握,在为患者输血的过程中,输血管理部门可以在了解患者信息和用血信息的基础上,对临床用血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以达到加强用血安全的目的。 2、评价项(2):这是要求输血管理部门能够实现动态调整库存配置的功能。设定知识库的参数或条件,通过条件设置与住院患者的实际情况,实现血液库存配置的动态调整。对于临床医生的信息提醒功能,只要求给出提示,使动态调整手术安排成为可能。是否最终调整手术应该由临床科室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决定,最终是否影响手术安排不作为本标准考察的要求。 实现本考察项目6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用血全过程都有信息系统作支撑,并且各个流程环节的数据能够实现高度的集成和共享;②信息系统中建立了统一管理手术用血的原则和标准及顺畅的信息提示体系;③全院在手术安排上有进行动态调整手术的管理措施及可能。

07.01.7(7级基础项) 能够与机构外部血库交换和共享血液信息:

本考察项目7级功能是基本项,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7级时,本考察项目所有功能都必须实现,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实现本考察项目7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具有医疗机构外部血库信息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环境;②医疗机构内部的系统具有血型、血液成分等信息对照的处理功能;③与机构外部数据传输有统一的数据传输标准。
---------------------------------------------------------------------------------------------------------- 二、配血与用血部分 医院运行基础数据:输血人次数:

07.02.1(1级选择项) 汇总:

(1) 使用计算机记录配血与血液使用、输血反应数据:
(2) 可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或文件方式导出并共享数据:
本级功能要点是具有专门的血液应用处理软件对输血管理部门的配血与血液使用、输血反应的数据进行采集。 1、评价项(1):能将配血与血液使用及输血反应的基本数据采集到计算机中,这些数据只要能够在计算机中存储即可,不要求这些计算机联网;能够在软件中简单记录配血结果与血液使用的具体情况、输血反应变化情况;能够完成简单的对配血和血液使用、输血反应数据的统计和查询功能。 2、评价项(2):可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或文件方式导出并共享数据。对配血、血液使用和输血反应数据能够按照业务环节要求导出数据供其他系统使用。 这一级别的典型应用是①配血与血液使用、输血反应数据由工作人员通过专门的软件录入到计算机中;②可以通过专门的处理软件查看和统计配血与血液使用、输血反应情况;③输血管理部门的其他工作环节可以通过文件或导出磁盘文件的方式获得配血与血液使用、输血反应的信息。

07.02.2(2级选择项) 汇总:

(1) 在血库输入用血、配血数据、用血记录、输血反应数据:
(2) 整个血库内各个环节共享数据:
本级标准的基本原则是要在1级已经完成数据采集到计算机中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在科室内部的共享。因此,本项目2级功能要求的重点不仅要求能够将用血申请、配血数据、用血记录、输血反应数据信息记录到计算机中,还要求这些信息能够在整个血库内的各个环节共享。这就要求用血申请、配血数据、用血记录、输血反应记录信息能够在整个血库内部的共享环境下运行。 1、评价项(1):对本级功能的评估要考察计算机记录的用血申请、配血数据、发血记录、输血反应数据信息是否由专门的信息系统采集。 2、评价项(2):考察整个血库的各个工作环节是否能够通过网络共享血液基本信息的数据,且这些数据的传输是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完成的。如果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需要人工干预(如选择输血反应数据文件、通过U盘复制等)则不满足本级的功能要求。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血液申请、配血记录、发血记录、输血反应数据信息由工作人员手工录入到计算机中;②其中各个环节都可以从信息系统中获得血液申请、配血记录、用血记录、输血反应的详细数据;③血库以外的人员无法直接共享用血数据、配血数据、用血记录、输血反应数据信息,需要通过人工导出数据、报表等方式进行信息的共享。 实现本考察项目2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整个血库内部建立了科室范围的局部共享环境;②具有科室级的血液使用处理系统,整个血库的各个环节的系统具有共享和利用数据的功能。

07.02.3(3级选择项) 汇总:

(1) 临床用血申请与血库共享:
(2) 配血情况、用血记录在全院共享,供临床科室、收费部门使用:
本级标准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2级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临床用血与输血管理部门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实现配血情况、用血记录在全院范围的集成和共享。本级的功能主要有两项要求: 1、评价项(1):临床用血申请单信息直接传送到输血管理部门,作为输血管理部门配血和发血的依据,输血管理部门根据用血申请进行血液准备,以及后续的工作。 2、评价项(2):实现配血情况、用血记录在全院的共享,供临床科室、收费部门使用。 此级功能要求输血环节中涉及的各种信息如患者的配血记录、输血记录能够在系统中体现,并实现输血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的信息共享。收费部门能依此记录患者费用,如血液制品费用、配血耗材费用、人工费用等。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临床医生手术前根据实际情况在临床信息系统中填写输血申请单;②输血管理部门人员在系统中接到申请后进行血型复核,完成配血并记录;③临床医生在系统中查看患者配血和备血情况;④临床医生给患者输血后根据用血情况填写用血记录,同时信息共享到输血管理部门使用的系统中;⑤环节中涉及的收费项目系统直接记录并传送到收费系统,收费员对患者进行收费。 实现本考察项目3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整个输血系统在全院网络中运行;②输血系统与全院临床系统和收费系统连通。

07.02.4(4级基础项) 临床申请用血、血库配血时,有与患者用血相关的信息提示,帮助医师完成血液配型工作:

本级标准的基本原则是系统存在知识库配置和智能提示,在临床医师申请用血、血库工作人员配血时,系统中有与患者血液相关的信息提示,帮助医师完成血液申请和血型配型工作。 本考察项目4级功能是基本项,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4级时,本考察项目所实现的功能必须达到或超过4级所列的功能,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本级的评估功能包括:①血库人员能对临床输血申请过程的信息提示进行配置。如必填项控制、血量多少控制、血型一致性控制等;②医师在给患者申请用血时,临床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配置对患者的血液相关信息给出提示;③系统支持对血液配血过程的信息提示进行配置,可对提示条件和提示信息分别进行配置;④系统支持血液配血过程智能提示和预警。如配型一致提示、配血凝集提示等等预警信息;⑤在配血与用血环节中系统支持条码扫描确认方式。在无需人工录入的情况下,只需通过扫描条码,系统完成临床的输血申请以及发放的血液信息的识别和确认。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临床或输血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对血液申请和血库配血过程的信息提示进行设置;②临床医生通过临床信息系统申请用血,在填写申请的过程中,系统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与患者血液相关的信息提示。如患者申请血液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输血危险等;③输血管理人员在给患者配血时,系统根据血液申请和患者血液情况及配血结果给配血人相应的信息提示,加强配血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④输血管理人员在配血时通过扫描血袋上的条码在系统中检索出血液信息并完成配血记录,在发血时通过扫描血袋上的条码和发血单上的条码实现发血的确认。 实现本考察项目4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所有临床科室与输血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即具有在全院范围内运行的网络与系统环境;②输血管理部门信息系统能够接收住院患者的血型信息;③输血管理部门系统与医院临床系统紧密连接,有统一的逻辑控制和管理模块。

07.02.5(5级选择项) 汇总:

(1) 配血、血液使用记录、输血反应等数据纳入医院统一医疗记录系统:
(2) 能够查询到临床医疗数据、检验数据:
本级标准的基本原则是实现输血流程记录与患者医疗记录的双向传递和共享。配血、血液使用记录、输血反应等数据纳入统一医疗记录系统;输血管理部门能够查询到临床医疗数据、检验数据等。达到本项功能的要求之前首先要求系统能够实现4级及以前的功能,即输血管理部门的系统实现和全院范围的共享及建立智能信息提示功能。本级功能要求“配血与用血”考察项目实现的要点主要有: 1、评价项(1):配血记录、发血记录、输血反应记录已经不再单独的存在,而是高度的集成在整个医疗机构的医疗记录系统当中。配血和用血的每个环节直接关系着医疗机构其他医疗记录的书写。临床医生能够随时查看所治疗患者的配血和发血记录,同时血库人员也能够随时查看到患者用血后的用血记录和输血反应情况。无论信息的采集点或是信息的记录人,所有的信息都被纳入到统一的记录系统当中。 2、评价项(2):输血信息系统能够查询到在院患者在医疗系统中的临床医疗数据和检验数据,实现信息的双向互传,建立临床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与输血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关系,实现数据的无障碍互通。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血库人员的配血记录纳入到全院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中,临床医生随时查看需要输血患者的配血情况及血液准备情况;②血液使用记录、输血反应记录纳入到全院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中,血库人员能够随时查看患者的输血情况;③输血系统中能够查询到临床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④输血系统中能够查询到与输血相关的检验结果信息。 实现本考察项目5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所有临床科室与输血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即具有在全院范围内运行的网络与系统环境;②输血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与统一医疗记录系统全面集成;③输血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与医疗记录系统、检验信息系统应用相同的数据接口规范。

07.02.6(6级基础项) 汇总:

(1) 用血整个过程有完整记录:
(2) 系统中在各个环节有根据患者体征、基本情况、检验结果、诊断等进行用血安全检查监控环节,出现不符合安全条件时自动给出警示:
本考察项目6级功能是基本项,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6级时,本考察项目所实现的功能必须达到或超过6级所列的功能,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本级功能要求“配血与用血”考察项目实现的要点主要有: 1、评价项(1):要求输血信息系统能够涵盖整个输血全业务。输血过程当中的所有记录有统一的查询标准和规范。根据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用血过程环节有可能不尽相同,但其中的过程记录至少包括:输血申请记录、血型复核记录、配血管理记录、发血记录、输血记录、输血反应记录。 2、评价项(2):系统中在各个环节有根据患者体征、基本情况、检验结果、诊断等进行用血安全检查监控环节,出现不符合安全条件时自动给出警示。 输血管理部门系统与临床系统信息共享,能够查询到患者的诊疗信息,包括患者体征、基本情况、检验结果、诊断等。在得到患者临床治疗信息的基础上,系统能够根据患者诊疗信息对患者用血环节进行监控,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项目自动给出警示。 实现本考察项目6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用血全过程都有信息系统作支撑,并且各个流程环节的数据能够实现高度的集成和共享;②信息系统中建立了用血安全检查监控体系;③输血信息系统与临床医疗信息系统具有统一的数据转换和解释规范。

07.02.7(7级选择项) 支持与其他相关医疗机构交换血液库存数据、特殊血型配血数据、输血反应数据:

输血管理部门角色中“配血与用血”考察项目的7级功能是实现整个电子病历系统功能与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的重要环节。7级功能要求实现完整的电子病历系统并能够实现区域医疗信息的共享,具体到本项目上就是要求输血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本医疗机构输血数据与外部机构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为能够实现第7级功能,输血管理部门配血与用血系统前6级的功能是基础,这些前级的功能完成了血液库存信息的记录、特殊血型配血数据、输血反应记录的信息收集等基础工作。跨医疗机构的库存协调、输血反应信息共享,需要首先解决院内外血液信息、成分编码等信息的识别与理解,因此需要输血管理部门系统能够实现代码的对照与管理功能。 考察本项目7级功能的要点是看输血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机构能否按照一定格式交换血液库存数据。与其他相关机构共享特殊血型或稀缺血液品种,如RH阴性的血液数据信息;与其他机构交换输血反应信息。是否能通过网络环境完成与机构外部血库的信息双向互换;是否能够依据外部机构指定接口格式实现医疗机构内部配血数据或输血反应记录信息的导出和上传,实现外部机构共享数据的接收和本地化转换。 实现本考察项目7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具有医疗机构外部血库信息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环境;②医疗机构内部的系统具有血型、血液成分等信息对照的处理功能;③与机构外部数据传输有统一的数据传输标准。
---------------------------------------------------------------------------------------------------------- 三、门诊药品准备与调剂部分 医院运行基础数据:门诊处方数:

07.03.1(1级基础项) 汇总:

(1) 使用计算机输入处方数据:
(2) 数据通过文件或移动存储设备方式共享:
本级考察的功能要点是要求构成处方的基本要素都能通过计算机系统采集,且能够以文件形式向其他系统共享,要求该处理软件实现的基本功能包括: 1、评价项(1):具有门诊处方数据采集的功能,对于西药和中成药而言,采集的处方信息至少应当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量等,对于中药饮片处方,至少应当包括名称、用量、方剂数等; 2、评价项(2):记录的处方数据可通过移动动存储设备方式对外共享。 对于实现1级功能应用范围的考察,需要将门诊3个月内经过计算机系统存储的所有处方作为该级别应用范围比例的分子。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门诊医生手工开写处方;②纸质处方传递到门诊药品管理部门,完成门诊处方数据的计算机输入;③患者持纸质处方完成收费;④患者持纸质处方到门诊药品管理部门完成处方调剂与配发。 实现本考察项目1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门诊药品管理部门具有处方数据的采集系统,能够支持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的业务处理。

07.03.2(2级基础项) 汇总

(1) 手工向计算机输入处方:
(2) 在药剂科的调剂、配药、事后核查等工作中可通过网络共享数据:
实现科室内部的信息共享是电子病历系统评价标准2级功能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处方的输入与处理是在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局部网络环境下完成的。本级要求考察的系统功能包括以下几点: 1、评价项(1):在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能够较全面地采集处方的基本信息,除1级功能中要求的信息外,中成药和西药还应包括处方药品的使用信息:药品的单次用量、使用天数、使用频次、给药途径、服用说明等,中药饮片还应包括:饮片的炙打标识、服用说明等; 2、评价项(2):在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处方开写和调剂环节可通过网络共享系统中记录的处方数据,且这些数据的传输是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完成的。如果获取处方的环节还需要人工干预,则不满足本级的功能要求,所有经过门诊药品管理部门调剂、配发的处方,必须能够进行查询,为事后核查提供支持。 本考察项目2级功能是基本项,医院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2级时,本考察项目所实现的功能必须达到或超过2级所列的功能,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门诊医生通过手工开写处方,并完成签章;②处方通过患者手工传递给门诊药品管理部门,完成处方数据的计算机输入;③患者持纸质处方完成收费;④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系统能够直接读取处方开写环节录入的处方,依相关凭据完成处方调剂、配发等业务。 实现本考察项目2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门诊药品管理部门建立了局部网络环境,且该网络能够支持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的业务处理;②门诊药品管理部门具有科室级的处方及药品处理系统,且系统至少能够在开写和调剂环节共享处方数据;③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中建立了统一的药品字典。

07.03.3(3级基础项) 汇总:

(1) 可共享门诊医师处方数据:
(2) 有处方剂量、给药方式的简单核查功能:
本考察项目3级功能是基本项,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3级时,本考察项目所实现的功能必须达到或超过3级所列的功能,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1、评价项(1):处方调剂环节的系统功能是否能够通过网络接收到门诊临床其他部门系统生成的门诊处方数据; 2、评价项(2):门诊药品管理部门调剂环节的系统功能具有显示处方药品单次剂量、使用频次、给药途径等信息的能力,并能对相关信息进行简单核查和提示的功能,例如单次用量超限、给药途径错误等。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门诊医师在其业务系统中开写门诊处方,并生成机打处方;②处方经过门诊收费后,传递到门诊药品管理部门;③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调剂功能直接读取电子处方,完成调剂、配发工作。 实现本考察项目3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门诊药品管理部门与门诊医师使用的系统运行在统一的网络环境中;②医疗机构形成了开写门诊处方的信息规范,并在门诊处方开写功能中使用了该规范。

07.03.4(4级基础项) 汇总:

(1) 有统一药品字典:
(2) 可获得门诊、其他科室的处方数据:
(3) 能够调用患者基本情况、体征、药敏数据:
(4) 能够实时进行药物之间、药物与诊断的检查:
(5) 具有处方评价抽查、记录工具,对发生的用药差错能够记录:
本考察项目4级功能是基本项,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4级时,本考察项目所实现的功能必须达到或超过4级所列的功能,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这个级别需考察的重点功能主要有5项: 1、评价项(1):在各部门的系统中开写处方时均使用与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相同的药品字典,保证门诊药品信息在各业务环节中理解的一致性。 2、评价项(2):要求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具有接收门诊所有具有处方开写功能的系统所生成的处方数据的能力。 3、评价项(3):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具有能够调阅门诊患者信息的能力,包括:基本身份信息、体征、药敏记录等,这也是处方审核与评价的基础。 4、评价项(4):该功能首先要求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调剂功能能够调阅患者的诊断信息。在此基础上,在处方调剂时,系统具有对处方中药物与药物、药物与诊断间合理性进行检查的功能,该功能应能够在发现用药异常时向操作人员给出警示信息。 5、评价项(5):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具有抽查、调阅门诊处方,并实现处方点评记录的功能。点评记录要求与门诊处方有唯一的对应关系,即点评记录在系统中要关联或记录原始记录的完整信息。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某检查科室系统在其业务系统中开写门诊处方,并生成机打处方;②处方经过门诊收费后,传递到门诊药品管理部门;③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调剂功能直接读取电子处方,完成调剂、配发工作;④门诊药品管理部门对患者的电子处方进行处方点评。 实现本考察项目4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医院门诊的所有系统运行在统一的网络环境中;②医院门诊已经具备了患者基本信息和诊疗信息在部门间共享的机制;③医院门诊所有与门诊药品相关的功能使用统一的药品字典库。

07.03.5(5级基础项) 汇总:

(1) 从全院统一医疗记录中获得门诊处方记录:
(2) 有完善的药品使用核查处理功能:
(3) 有药品使用管理记录,支持药品分级管理:
(4) 药品知识库能够全面对药品使用进行检查与提示:
(5) 处方评价结果能够通过网络传输给门诊和病房医师:
本考察项目5级功能是基本项,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5级时,本考察项目所实现的功能必须达到或超过5级所列的功能,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这个级别需要考察的重点功能主要有5项: 1、评价项(1):该功能要求医疗机构建立统一的医疗记录的共享环境,在该环境中门诊处方属于所有医疗记录的一个子集,门诊药品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该环境获取门诊处方的相关信息。 2、评价项(2):该功能要求药品使用核查功能具有药品检查知识库,具有药物辞典和配伍禁忌字典等环境,同时支持药物与药物检查、药物与诊断检查功能,在警示时允许操作人员查询更细节的信息,如警示原因、机理、相关药品信息等。 3、评价项(3):首先,该功能要求在药剂管理系统中,具有建立药品使用记录的功能,药品使用记录的范围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类型:化学试剂、急救用药、高危药品、毒麻剧限、超限用药、原料药领用,记录应当至少包含确定唯一品种的药品基本属性信息,药品的使用者、使用时间、用途等使用信息。其次,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中应当具有药品分级管理功能,包括分级定义、调剂提示和查询统计功能等。 4、评价项(4):该功能要求药品检查与提示具有药品知识库环境作为支撑,知识库应当具有全面的药典数据,包括完善药品的在线说明书、药品相互作用字典,具有定期升级机制,保证字典的高实效性等。 5、评价项(5):在全院统一的信息管理体系的支持下,门诊和病房医师能够通过网络完整获取门诊处方评价结果,包括完整的处方数据和点评数据。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某检查科室系统在其业务系统中开写门诊处方,并生成机打处方;②处方经过门诊收费后,传递到门诊药品管理部门;③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调剂功能直接读取电子处方,完成调剂、配发工作;④门诊药品管理部门对患者的电子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并通过系统分发;⑤门诊医师通过网络或信息系统调阅处方点评记录。 实现本考察项目5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医疗机构建立了全院统一的信息系统环境;②全院的处方点评、药品使用记录与分级用药有制度上的管理措施;③医疗机构建立了药品与处方核查的知识库环境。

07.03.6(6级基础项) 能够跟踪患者治疗周期的药品使用情况,能够调取既往药品使用数据进行药品使用核查:

本考察项目6级功能是基本项,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6级时,本考察项目所实现的功能必须达到或超过6级所列的功能,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应当具有跟踪患者治疗周期中药品使用情况的能力,即以系统记录的时间为顺序,展现门诊历次就诊记录,并可以根据相关过程环节调阅各环节记录的数据内容。也就是说,在门诊的信息系统将为处方核查提供一条完整的患者诊疗事件及内容的序列,并将门诊处方信息贯穿其中,为药品使用的核查工作提供史实性的信息依据。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能够清晰展现患者的历次治疗过程,并允许调阅所有过程中的药品数据数据。 实现本考察项目6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在全院统一的信息系统环境中,门诊患者信息在所有业务部门的系统具有一致的身份识别或信息转换机制;②针对门诊处方,医疗机构建立了存储各环节数据和过程信息的信息化环境。

07.03.7(7级基础项) 能够处理外院处方,具有与其他相关医院共享电子处方功能:

本考察项目7级功能是基本项,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7级时,本考察项目所有功能都必须实现,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实现7级功能的应用范围考察,主要通过查看全部与本医疗机构有患者转诊关系的其他医疗机构是否都能够通过网络传送门诊处方,是否具有患者ID对照、药品项目对照的能力,实现对申请内容的理解、转换与业务处理。在展现外院处方时,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必需能够获取、解析或记录能够进行门诊处方审核、点评的必要信息,这些信息也应当符合前6级中相关的要求。同时,接收到的外院处方能够与院内门诊处方一样,实现“门诊药品准备与调剂”的相关环节的信息化处理。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门诊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接收患者的外院门诊处方,并显示必要信息,并完成处方的调剂、配发等处理。 实现本考察项目7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医疗机构具有接收外部申请门诊处方的网络或信息系统环境;②有常规的医疗机构之间相互承担门诊药品准备与调剂服务的常规机制与管理体系。
---------------------------------------------------------------------------------------------------------- 四、药房药品配置部分 医院运行基础数据:全部出院病人数:

07.04.1(1级基础项) 汇总:

(1) 使用计算机记录药品配置与调剂情况:
(2) 可导出数据供其他系统使用:
本考察项目1级功能是基本项,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1级时,本考察项目所实现的功能必须达到或超过1级所列的功能,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1、评价项(1):具有门诊药品医嘱或处方数据采集的功能,对于西药和中成药而言,处方的信息采集信息至少应当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量等,对于中药饮片处方,至少应当包括:名称、用量、方剂数等; 2、评价项(2):记录的药品医嘱或处方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导出的形式对外共享数据。 考察本级项目的功能时,需要在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服务器中,查询3个月内的病房药品医嘱或处方数据作为这个级别实现应用范围比例的分子。如果相关检查项目的处理系统功能高于1级时,数据将通过网络存储在其他计算机或服务器中,所有通过导出数据形式存储在单个计算机上的处方将不再纳入评分统计。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病房医师手工开写住院处方;②住院处方传递给病房护理部门,手工完成医嘱的整理、抄录;③病房药品管理部门在接收纸质住院处方后,在业务系统中完成处方输入、调剂、配发等工作。 实现本考察项目1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病房药品管理部门具有药品医嘱或处方数据的采集系统,能够支持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的业务处理。

07.04.2(2级基础项) 输入的医嘱、发药记录可供药剂科进行药品核查、统计等工作使用:

本考察项目2级功能是基本项,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2级时,本考察项目所实现的功能必须达到或超过2级所列的功能,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本级要求考察的系统功能为:在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能够较全面地接收或采集病房药品医嘱或处方信息,除1级功能中要求的信息外,中成药和西药还应包括处方药品的使用信息:药品的单次用量、使用天数、使用频次、给药途径、服用说明等,中药饮片还应包括:饮片的炙打标识、服用说明等;病房药品管理部门对病房药品医嘱或处方的调剂、配发的处方信息必须能够进行查询,为事后核查提供支持。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住院临床部门手工开写处方;②处方经由病房护理部门整理输入系统后,完成信息采集;③病房药品管理部门在接收住院电子处方后,完成调剂、配发等工作。 实现本考察项目2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病房药品管理部门建立了局部网络环境,且该网络能够支持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的业务处理;②就病房药品处方建立了住院范围的网络环境,使病房药品管理部门能够接收临床部门输入的处方数据;③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中建立了统一的药品字典。

07.04.3(3级基础项) 汇总:

(1) 可接收病房医嘱、处方:
(2) 可为临床提供统一的药品字典、药剂科的可供药目录:
(3) 具有用药检查功能:
本考察项目3级功能是基本项,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3级时,本考察项目所实现的功能必须达到或超过3级所列的功能,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这个级别需考察的重点功能包括: 1、评价项(1):可接收病房医嘱、处方。住院临床部门开出的药品医嘱或处方能够通过网络共享给病房药品的后续业务系统,特别是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接收的处方信息至少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所在科室、处方及药品信息。 2、评价项(2):可为临床提供统一的药品字典、药剂科的可供药目录。在住院各临床科室药品的基本属性信息共享统一的药品项目代码,或具有药品项目代码转换处理功能。药品字典应当具有存量控制机制,形成可供药目录或标识。 3、评价项(3):具有用药检查功能。病房药品管理部门调剂环节的系统功能具有显示处方药品单次剂量、使用频次、给药途径等信息的能力,并能对相关信息进行简单核查和提示,例如单次用量超限、给药途径错误等。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病房医生在工作站上下达药品医嘱或处方,通过网络传送给病房护士部门;②病房护士部门的系统直接接收药品医嘱或处方,经过相关处理(通常是计费),传递给病房药品管理部门;③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能够直接读取药品医嘱或处方,并在系统中完成调剂、配发等处理。 实现本考察项目3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各病房使用的系统与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形成了统一的药品医嘱或处方的信息共享环境。

07.04.4(4级基础项) 汇总

(1) 病房药品信息可供全院共享(字典、可供药目录、药品使用说明等):
(2) 药剂科准备(集中摆药、配液等)过程有记录:
(3) 准备过程中有联机用药核查:
(4) 具有对药物治疗医嘱进行抽查与进行处方评价记录工具,对发生的用药差错能够记录:
本考察项目4级功能是基本项,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4级时,本考察项目所实现的功能必须达到或超过4级所列的功能,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本级要求考核的系统功能主要有4项: 1、评价项(1):首先,要求病房药品信息能够对全院共享统一的字典,包括药品的各种名称、剂量、包装、剂型等信息;其次,药品字典应当具有存量控制机制,形成全院级别可供药目录或标识;最后,系统具有联机药品使用说明的查询功能。 2、评价项(2):该功能要求包括两方面,一是住院各系统在处理药品医嘱、处方时都有明确的过程记录信息,包括各环节的操作人员、操作时间、业务状态等信息;另一方面,每个业务环节应当对前序环节产生的过程信息进行一定的检查,形成病房药品业务的标准流程。 3、评价项(3):该功能首先要求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调剂功能能够调阅患者药品医嘱和处方、诊疗信息(如诊断信息、药敏信息)。在此基础上,在处方调剂时,系统具有对处方中药物与药物、药物与诊断间合理性进行检查的功能,该功能应能够在发现用药异常时向操作人员给出警示信息。 4、评价项(4):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应具有抽查、调阅病房药品医嘱或处方的功能,并实现包括用药差错记录和处方点评的功能。点评记录要求与病房药品医嘱或处方有唯一的对应关系,即点评记录在系统中要关联或记录原始记录的完整信息。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病房医生在工作站上下达药品医嘱或处方,通过网络传送给病房护士部门;②病房护士部门的系统直接接收药品医嘱或处方,经过相关处理,传递给病房药品管理部门;③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能够直接读取药品医嘱或处方,并在系统中完成调剂、配发等处理;④病房药品管理部门对患者的电子处方进行处方点评。 实现本考察项目4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医疗机构在住院业务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网络环境;②医疗机构中的建立了多套统一的基础信息库,包括:患者信息库、药品字典库、住院诊断库等。

07.04.5(5级基础项) 汇总:

(1) 药品准备与发药记录纳入全院医疗记录体系:
(2) 可支持药品单品或单次包装并印刷条形码等机读核对标识:
(3) 药品检查能够利用诊断、检验结果,结合知识库提供比较全面的核查与提示:
(4) 处方点评结果能够反馈给临床医师:
本考察项目5级功能是基本项,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5级时,本考察项目所实现的功能必须达到或超过5级所列的功能,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核查本级“病房药品准备”考察项目实现的功能主要有4项: 1、评价项(1):该功能要求医疗机构建立统一的医疗记录存储和共享环境。在该环境中,病房药品医嘱和处方属于医疗处方的一个子集。病房药品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该环境,获取病房药品医嘱和处方的相关信息 2、评价项(2):该功能首先要求,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在调剂环节,具有根据病房药品医嘱和处方的信息实现打印药品单品或单次使用的包装标识的功能。 3、评价项(3):在第4级实现的药品检查功能的基础上,要求药品检查功能建立可更新的知识库环境,对药品与药品、药品与诊断、药品与检验结果的使用检查与提示提供支持。 4、评价项(4):在全院统一的信息管理体系的支持下,门诊和病房医师能够通过网络完整获取病房药品医嘱和处方的评价结果,包括完整的处方数据和点评数据。这个要求的重点在于处方点评的结果应该能够直接反馈到开立处方或医嘱的医生,使有问题的用药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同时也可以提醒临床医生注意以后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一些医院采用非定向的全院通报反馈方式不符合本级标准要求的内容。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病房医生在工作站上下达药品医嘱或处方,通过网络传送给病房护士部门;②病房护士部门的系统直接接收药品医嘱或处方,经过相关处理,传递给病房药品管理部门;③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能够直接读取药品医嘱或处方,并在系统中完成调剂、配发等处理;④病房药品管理部门对患者的电子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并通过系统分发;⑤病房医生通过网络或信息系统调阅处方点评记录。 实现本考察项目5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医疗机构建立了全院统一的信息系统环境;②全院的处方点评、药品使用记录与分级用药有制度上的管理措施;③医疗机构建立了药品与处方核查的知识库环境。

07.04.6(6级基础项) 汇总:

(1) 药品使用过程闭环监控数据汇总管理:
(2) 对用药不良反应可记录并能够将其作为知识更新知识库:
(3) 能够根据临床路径(指南)进行药品的准备:
本考察项目6级功能是基本项,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等级达到6级时,本考察项目所实现的功能必须达到或超过6级所列的功能,且应用范围要求超过80%。 本级具体要求考察的具体功能包括以下几点: 1、评价项(1):首先,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应当具有跟踪患者本次住院治疗周期的药品使用情况的能力,即以系统记录的时间为顺序,展现患者所有的药品医嘱和处方的信息,并可以根据相关过程环节调阅各环节记录的数据内容;其次,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有能力对所有病房药品和处方数据统一管理,包括患者信息、处方内容、过程记录等,这将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2、评价项(2):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具有根据对处方点评记录、不良反应记录的分析不断进行更新的用药检查知识库的功能,包括配伍禁忌、使用说明等。这项功能的实现可以使医院的合理用药知识库或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库不断地丰富与完善,进而能够尽最大限度充分积累医疗中的经验,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与质量。 3、评价项(3):以临床路径功能为基础,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能够接收来自临床路径功能生成的药品医嘱和处方数据,并进行病房药品医嘱和处方的后续处理。 这一级别系统功能的典型应用情况是①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调阅患者药品医嘱和处方数据;②通过分析、总结药品使用过程和用药不良反应记录,形成新的临床用药知识;③病房药品管理部门将形成的用药知识维护在药品与处方核查的知识库中。 实现本考察项目6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在全院统一的信息系统环境中,住院患者信息在所有业务部门的系统具有一致的身份识别或信息转换机制;②针对病房药品医嘱和处方,医疗机构建立了存储各环节数据内容和处理过程信息的环境;③医疗机构对用药不良反应记录有制度上的管理措施,且有信息化工具支持;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业务中实现了临床路径的信息化环境。

07.04.7(7级选择项) 汇总:

(1) 用药不良反应能够与院外管理机构沟通:
(2) 能够处理外部的处方:
(3) 住院药品配置能够参考住院前药品使用情况:
本标准7级功能要求医疗机构在实现完整的电子病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医疗信息的共享。具体到本考察项目上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评价项(1):要求医疗机构针对病房药品医嘱和处方产生的不良反应记录制定能够向院外共享的数据集合和沟通机制。 2、评价项(2):要求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要具有相关的患者ID对照、药品项目对照的功能。实现对外部病房药品医嘱和处方内容的理解、转换和后续处理。系统必需能够获取、解析或记录能够进行病房处方审核、不良反应分析、处方点评的必要信息,这些信息也应当符合前6级中相关的要求。 3、评价项(3):病房药品管理部门的系统具有连贯完整记录患者所有历史医疗记录的信息化功能支持,并能够在病房药品配置的相关环节调阅这些记录。 实现本考察项目7级功能的环境条件是①医疗机构具有处理外部病房药品医嘱或处方的网络和信息化环境;②医疗机构建立了不良反应记录向院外共享的数据管理机制,并制定了数据交换标准;③有常规的医疗机构之间相互承担病房药品准备与调剂服务的常规机制与管理体系。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