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拳头
我一直是一个不太会沟通的人,无论是跟父母、同学、同事甚至是妹子都经常聊不下去。时间长了我学会了傻笑,但一旦开口又会陷入没话说的境地。无意中在豆瓣上看到有人在推荐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读了一多半,收获良多。
初读这本书,给人感觉作者不太像是一个美国人,而是《悲惨世界》里的米里哀主教。通篇都在劝善、敬天爱人,有一阵我严重怀疑作者是不是于丹的分身。以我粗浅的见识,对人性恶的讨论,中华文明是远不及基督教文明来的深刻。记得《肖申克的救赎》里,典狱长第一次出场就有这样一句话:我相信两件事情,纪律与圣经。这里,你都会得到。
但当作者用两章的篇幅强调倾听的力量时,我突然觉得作者其实是很真诚的。一本讲沟通的书,着眼点不在于诉说而是倾听。因为倾听的大敌是诉说的冲动,而不是诉说本身。倾听时,不论对方的话你爱不爱听。只能去反馈对方所表达的内容和情绪,自己不能发表任何观点。我测试了几天,真的很难,尤其是对于我这种有暴力沟通(随意对对方的话做出评判)习惯的人来说。
到了更高级的层次,倾听则不仅是一种身段上的谦卑与示弱,而是一种重要的素质训练。为了解释这项素质,我想做一个类比。当我们学习母语的时候,往往是通过长辈跟孩子说话,重复一些简单的发音,逐渐听力和理解力逐步提高会讲一些简单的句子,再到最后自如的与人交谈。但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是先从单词开始,了解了文法、句式把一切都弄懂之后才开始应用。表面上看都能掌握一门语言,然而英文的学习是一个理性过程,不懂就要提问。但学习母语是一个感性过程,近似于模糊化思考。即使听不懂但因为太小没法提问(话还不会说的时候),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通过自己的感知去探索答案,而不是他人给予的现成答案。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里有大量的地方是“学了才能懂”,与“懂了才能学”的英文大相径庭。这也顺带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翻译做的词不达意,有一种强暴原文的感觉,原因不是译者外语不够好而是因为母语太差了。也许他们的父母还在小时候鼓励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多读外国书少看中国书”、“独立思考”,甚至训练他们在别人说话一半的时候主动提问反驳,送给这些西化父母们一句西方谚语:我们应该多听少说,因为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
初读这本书,给人感觉作者不太像是一个美国人,而是《悲惨世界》里的米里哀主教。通篇都在劝善、敬天爱人,有一阵我严重怀疑作者是不是于丹的分身。以我粗浅的见识,对人性恶的讨论,中华文明是远不及基督教文明来的深刻。记得《肖申克的救赎》里,典狱长第一次出场就有这样一句话:我相信两件事情,纪律与圣经。这里,你都会得到。
但当作者用两章的篇幅强调倾听的力量时,我突然觉得作者其实是很真诚的。一本讲沟通的书,着眼点不在于诉说而是倾听。因为倾听的大敌是诉说的冲动,而不是诉说本身。倾听时,不论对方的话你爱不爱听。只能去反馈对方所表达的内容和情绪,自己不能发表任何观点。我测试了几天,真的很难,尤其是对于我这种有暴力沟通(随意对对方的话做出评判)习惯的人来说。
到了更高级的层次,倾听则不仅是一种身段上的谦卑与示弱,而是一种重要的素质训练。为了解释这项素质,我想做一个类比。当我们学习母语的时候,往往是通过长辈跟孩子说话,重复一些简单的发音,逐渐听力和理解力逐步提高会讲一些简单的句子,再到最后自如的与人交谈。但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是先从单词开始,了解了文法、句式把一切都弄懂之后才开始应用。表面上看都能掌握一门语言,然而英文的学习是一个理性过程,不懂就要提问。但学习母语是一个感性过程,近似于模糊化思考。即使听不懂但因为太小没法提问(话还不会说的时候),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通过自己的感知去探索答案,而不是他人给予的现成答案。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里有大量的地方是“学了才能懂”,与“懂了才能学”的英文大相径庭。这也顺带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翻译做的词不达意,有一种强暴原文的感觉,原因不是译者外语不够好而是因为母语太差了。也许他们的父母还在小时候鼓励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多读外国书少看中国书”、“独立思考”,甚至训练他们在别人说话一半的时候主动提问反驳,送给这些西化父母们一句西方谚语:我们应该多听少说,因为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
上一篇:二胎的注意事项及高龄产妇的认识和注意事项[ 12-14 ]
下一篇:每天三分钟,收获意想不到的收获[ 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