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1日 点击数: 字号:
附件1                        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
建设规划书
 
 
 
  重点学科名称: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
“十五”中医药
重点学科建设点:
     
学科建设单位: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学科带头人
李应东
联系电话
0931-8635068
  
0931-8635229
址:
甘肃兰州城关区嘉峪关西路732
E-mail
Lydj412@163.com
填报时间
2010 -9-1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 
 
 

 填表说明
 
1、《规划书》封皮右上角的编号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填写;其余各项由学科填写。如空间不够,可加附页。
2、本《规划书》中的各项内容应反映本学科内的实际情况,不可将其它学科的情况或不相关内容纳入本学科。应逐项认真填写,表达要简洁、明确。
    3、在填报《规划书》各项内容时,请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验收指标体系(基础、临床、中药类)”有关要求进行填写。
4、学科建设单位是指学科所在单位,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三级以上医疗机构或省级以上教育、科研机构
5“十五”期间建设、验收通过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应在验收的基础上填写《规划书》,要提出新一轮建设的目标、任务等。另将 “十五”期间学科建设的主要成就归纳总结后,以文字或表格形式附于《规划书》之后。
6《规划书》纸质稿一式四份、电子版一份,其中纸质稿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zhoujie@satcm.gov.cn或zhoujingyu@satcm.gov.cn。
7、《规划书》请用A4纸打印,字迹清晰。学科建设单位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签署意见、签名并加盖公章。
 一、学科概况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
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病
中西医结合防治肺系疾病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
 
学科内涵与外延界定
学科内涵: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是综合中西医相关理论、治疗方法与手段,研究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防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通过对中西医治疗原理、方法、疗效的研究,探索中西医的结合点,逐步把中、西医药知识综合统一、融会贯通,产生新医药学知识,为促进人类健康服务。
学科外延:以甘肃地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及特有的中药资源为研究着力点,借鉴西医及现代医学的成果,同时发挥我国传统医学的优势,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探索中西医的结合点,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索疾病的病因、病机,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创建新的方式与方法,总结甘肃省名老中西医结合专家学术思想,开发甘肃道地药材新产品。
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
1、本学科现有基础与定位。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优势的医学特色。2000年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本学科为硕士学位授予点。次年开始招生,同年经院学术委员会讨论确定为院级重点学科,2002、2005年经省级重点学科评委会评定,确定为省级重点学。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国内及省内外知名教授、主任医师为核心,博士、硕士为主体,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梯队。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是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二级学科,主要从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医、教、研工作。本学科以甘肃地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及特有的中药资源为研究着力点,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索疾病的病因、病机,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创建新的方式与方法,开发甘肃道地药材新产品。
2、本学科学术水平与特色
本学科科学研究方面已形成四个稳定的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肺系疾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病的研究和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在四个研究方向上以甘肃省名老中西医结合专家学术思想、甘肃道地药材开发、甘肃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为要点,以突显名医特色,地方特色,专病特色。目前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学术水平已达到了甘肃省领先,西北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
3、本学科发展趋势
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已成为我国医疗体系的必然趋势;本学科的发展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将形成显著特色与优势,将为甘肃及西北医疗卫生及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本学科人才培养能力(现有人才培养的层次与数量)。
2000年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近几年来每年招生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30人;2009年本学科同兰州大学联合招生博士生,每年招生1名。
 
 
 
 
 
 
 
 
 
 
 
 
 
 
 
 
 
 
 
 
 
 
 
 
 
 
 
 
 
 
 
 
 
 
 
 
 
 
 
 
 
 
 
 
二、学科队伍主要人员信息
(一)学术带头人
姓名1
裴正学
职务
 
职称
主任医师
身份证号
620301019382231016
所在学术团体
甘肃中西医结合学会
学术团体任职
名誉会长
所学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从事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国医大师
 
院士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
 
教学名师(国家级、省级)
 
长江学者(或其他相应称号)
 
百千万人才工程
 
其他
甘肃省名医
学术带头人简介:裴正学,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现任甘肃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总编;1998年受聘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硕士导师。1991年开始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4年裴教授被选为全国中西医结合先进工作者。享有“陇上名医”之名,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西医结合诊治血液病、肿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疗效。出版的专著有《裴正学医学经验集》、《裴正学医话医案集》等。
 
 
姓名2
刘国安
职务
 
职称
主任医师
身份证号
620103194010060014
所在学术团体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学术团体任职
理事
所学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从事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国医大师
 
院士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
 
教学名师(国家级、省级)
 
长江学者(或其他相应称号)
 
百千万人才工程
 
其他
甘肃省名医
 
学术带头人简介:刘国安,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1965年兰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84年北京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生班毕业,19966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19989月获甘肃省优秀专家,200412月获甘肃省名中医称号,20054月获甘肃省劳模称号。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全国中医师带徒老师,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及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诊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疗效。
 
 
 
 
(二)学科带头人
姓名
李应东
职务
副院长
职称
教授
身份证号
230107196204120419
所在学术团体
甘肃省中西医给合学会
学术团体任职
副会长
所学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从事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长江学者(或其他相应称号)
教学名师(国家级、省级)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
百千万人才工程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其他
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
移动电话
13893186919
传真
0931-8635229
电子邮件
Lydj412@163.com
主要业绩(2005年-2010年期间的成果、论文、论著等):
主要学术论文:
专著:
1.《内科急诊.急救学》, 副主编 , 甘肃文化出版社.
(三)后备学科带头人
姓名1
戴恩来
职务
系主任
职称
教授
身份证号
620102196310245419
所在学术团体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学术团体任职
副会长
所学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从事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长江学者(或其他相应称号)
教学名师(国家级、省级)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后备学科带头人简介:戴恩来,1963年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毕业,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1999年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1年入选甘肃省“333人才”第一、二层次。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主任,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肾病病科主任。目前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疾病方面有较高造诣。
姓名2
刘凯
职务
 
职称
副主任医师
身份证号
620102197403165316
所在学术团体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学术团体任职
秘书
所学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从事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长江学者(或其他相应称号)
教学名师(国家级、省级)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后备学科带头人简介:刘凯,1974年出生,1997年兰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毕业,2005年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毕业,中西医结合内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防治研究,近五年完成科研项目2项,发表论文10余篇。
                                                           
 
 
 

三、参与本学科团队建设基本情况
人员总数
30
 
 
学科团队荣誉
 
 
国家级
省级
其他
教学团队
 
 
 
科研团队
 
 
 
其他
 
 
 
 
 
 
 
 
学科团队结构分析
 
 
 
年龄结构(%)
35
以下
36
45
46
55
56
60
61
以上
 
13.33
40
26.67
6.67
13.33
 
学历结构(%)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学士/本科
其他
 
 
6.67
40
16
53.33
 
 
职称结构(%)
 
院士
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
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
助教(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
其他
 
56.67
10
30
3.33
0
主要人员情况(填报本学科人员和本单位主要参与学科建设的人员)
姓名
李应东
钟栩
滕正杰
刘凯
戴恩来
马鸿斌
薛国忠
李红
孙少伯
壅文兴
康学东
陈林庆
刘 立
付伟
马燕花
 
出生年月
1962-4
1961-8
1969-6
1974-3
1962-10
1968-6
1972-5
1968-4
1974-10
1972-4
1963-6
1952-8
1969-6
1978-4
1976-7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本科/学士
本科/学士
研究生/硕士
研究生/博士
本科/学士
研究生/硕士
本科/学士
研究生/硕士
本科/学士
本科/学士
本科/学士
本科/学士
研究生/硕士
研究生/硕士
 
技术职称
教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主任医师
讲师
主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是否硕博导
博导
硕导
硕导
硕导
硕导
硕导
硕导
现从事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研究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研究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
 
所在部门
心内科
心内科
心内科
心内科
肾病科
肾病科
肾病科
呼吸科
学科实验室
急诊科
普内科
普内科
普内科
普内科
普内科
 
                     

四、学科建设总体思路
 
填报主要内容:
1、 本学科建设对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相关的教学、科研、临床诊疗工作。本学科是根据中西医的基本理论结合现代科技成果,用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方法,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进行研究;是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 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成果,运用西医理论和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研究。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为中医药学术发展培养大批科技人才;本学科的科研成果将丰富中医药学术内容;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凸显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特色,为中医药学术的国际化奠定基础。
2、 学科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或科学难题)。
深化学科内涵外延的界定,继续凝练学科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研究内容涉及中、西医两套体系及诸多交叉学科,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广度及深度。学科建设要突出本学科的特色,继续深化本学科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是关键。
加强人才培养,促进队伍建设: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人才是关键。提高学术队伍人员的学历水平,培养名老专家接班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等,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合理,具备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队伍是本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临床、科研、教学平台构建,使科学研究上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与本学科的学术水平密切相关,本学科的学术水平在一定方面决定了本学科在全国的知名度及影响力。更新设备,扩建与改造实验室,建立专病防治的研究机构,构建高层次的临床与科研基础平台,掌握先进的实验方法与手段,是保证本学科科学研究上水平的必要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是关键。
科学化管理,鼓励科学研究:本学科对学科成员建立相应的科研考评及奖励等系列制度,激发本学科成员的科研热情,鼓励学科成员进行应用型研究,通过成果转化,造福社会,同时促进学科经费运行良性发展。
3、 学科建设内容摘要。
依据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特点,围绕本学科已有的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肺系疾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以甘肃省名老中西医结合专家学术思想、甘肃道地药材开发、甘肃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为要点,以突显名医特色,地方特色,专病特色为目标。继续深化学科内涵及外延的界定,凝练学科方向;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合理,具备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学术队伍;临床、科研、教学平台构建;建设科学研究上水平,人才培养高质量;科学研究上水平,学科管理科学化的重点学科。
 
 
 
 
 
 
 
 
 
 
 
 
 
 
 
 
 
 
 
 
 
 
 
 
 
 
 
 
 
 
 
 
 
 
 
 
 
 
 
 
 
 
 
五、学科学术发展目标
(一)学科学术发展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思想;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树立着眼甘肃,为甘肃乃至西北服务的思想;充分利用现有的学科专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以甘肃地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及特有的中药资源为研究着力点,以甘肃省名老中西医结合专家学术思想、甘肃道地药材开发、甘肃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为要点,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索疾病的病因、病机,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创建新的方式与方法,开发甘肃地道药材新产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凸显名医特色,地方特色,专病特色,不断提高本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力争创建全国知名、西北一流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体系。
 
 
(二)学科五年建设学术发展目标
 
学科五年建设学术发展目标总述:加强学术队伍建设,特别是进一步改善本学科学术队伍的学历结构,引进、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知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学者,并以他们为核心形成有自我发展能力,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结合甘肃的实际,进一步调整充实优化学科研究方向,使科研工作与社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相结合,使我们有限的科研资源、能力水平得到最大的发挥,产生更大的效益;提升学科基地及相关条件建设水平;提高科学研究的层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重点、重大项目科研课题实现新的突破,争取在SCI等刊物发表论文,提高我院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声誉。
学科五年建设学术发展目标细化:
2010-2015年,加强学术交流与人才培训,争取培养出,培养出,省内和校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1名,后备学科带头人1名,学术骨干4名、中青年骨干教师8名。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比例由达到50%以上,其中博士学历者比例要达到10%以上。。
2010-2015年,力争国家级科研立项达到2项以上;平均每年有省、部级科研立项1-2项;平均每年有校、厅、市级科研课题立项3-5项。获得1-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力争获得4-6项校、厅、市级科技成果奖,成果技术转让1项。在各级类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数要达到年人均一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要达到年均8篇;被SCI等国际权威检索刊物收录的论文数实现年均1篇。自编教材,参加编写统编教材,撰写学术专著不少于8部。
2010-2015年,办学规模要适当扩大,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在读硕士研究生要达到80人以上。提高办学层次,除了培养硕士研究生外,同其他院校联合招生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由现在的1人要增加到2-3人。
 2010-2015年,加强临床、科研、教学基地建设,更新设备,改造扩建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实验室,设立专病门诊及研究室,建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专用学术报告厅。
 
 
 
 
 
 
 
 
 
 
 
 
 
 
 
 
 
 
 
 
 
 
 
 
 
 
 
 
 
 
 
 
 
 
 
 
 
 
 
 
 
 
 
 
 
 
六、学科建设任务
(一)学科建设总体任务
填报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意见》学科建设任务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提出本学科建设的总体任务,要求明确、具体。(“十五”重点建设学科应在原有建设基础上提出新的任务)
深化学科内涵外延的界定,依据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特点,围绕本学科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以甘肃省名老中西医结合专家学术思想、甘肃道地药材开发、甘肃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为要点,继续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名医特色,地方特色,专病特色。建设一支以国内及省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名医为核心,博士、硕士为主体,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合理,具备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学术队伍;构建高层次的教学、临床、科研基础平台;针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确立合理的培养计划,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培养质量;科学研究上水平,学科管理科学化的重点学科。
 
 
 
(二)五年学科建设周期拟完成的任务
填报主要内容:
根据本学科建设的总体任务,提出五年期建设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基本任务(“十五”重点建设学科应在原有建设基础上提出新的任务)
1、完成本学科古代和现代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建成文献数据库。
2、界定本学科的内涵、外延,规范本学科的名词术语。
3、高层次人才培养与教学建设。(根据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本学科在不同层次人才培养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质量要求)
4、对本学科现有教材或教学内容提出修改意见。
5、学科梯队建设,提高学科成员学术水平及学历层次。
6临床、科研、教学基础平台建设。(完成现有临床、科研、教学基础设施的改造及更新,建设1个专病研究室,建设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专用学术报告厅)
7、围绕学科方向,加强科研力度,承担课题,著书立说,提高学科整体学术水平。
8、总结学科管理经验,优化管理制度。
 
 
 
 
 
 
 
 
 
 
 
 
 
 
 
 
 
 
 
 
 
 
 
 
 
 
 
 
 
 
 
 
 
 
 
 
 
 
 
 
 
 
 
七、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
本研究方向负责人
李应东
本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刘国安、李应东
填报主要内容: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概述,科学研究可能实现的知识、方法与技术创新。
本研究方向以我院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科及甘肃省卫生厅级重点心肾重点学科和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为基地,以临床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为主攻方向,通过对中西医治疗原理、方法、疗效的研究,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索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创建新的方式与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基础理论,进行甘肃地道药材当归、红芪等中药有效成分对疾病引起心血管系统重构机制的影响研究;在研究心血管系统重构的同时,筛选用于心血管单味中药,在动物模型中分别探讨具有心脏保护作用中药,为研制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提供依据;以名老中西医结合专家刘国安、曹玉山、李少波教授学术思想为研究着力点,总结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验,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性资料,在我学科形成治疗专病的特色。
可能实现的知识、方法与技术创新:获得当归、红芪等中药有效成分对疾病引起心血管系统重构机制影响的数据与资料,出版相关学术专著1部;总结刘国安、曹玉山、李少波教授学术思想,完成曹玉山学术思想整理国家级课题1项;完成李少波真气运行法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研究甘肃省中管局重大课题1项; 围绕研究内容,申报课题,完成其他课题鉴定3-5项;发表文章35篇以上。
 
 
本研究方向的负责人及学术骨干简况。
负责人李应东教授,中共党员, 医学博士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甘肃中医学院副院长,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333”第二层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学术骨干李妍怡、徐义先、钟栩均为主任医师,在心内科任科主任,在中西医结合临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滕正杰副主任医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继承人。
 
 
 
 
 
 
 
 
 
 
 
 
 
 
 
 
 
 
 
 
 
 
 
 
 
 
 
 
 
 
 
 
 
 
 
 
 
 
 
 
 
 
要求:根据本学科研究方向数,每一个研究方向填写一页。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病的研究
本研究方向负责人
戴恩来
本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刘宝厚
填报主要内容: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概述,科学研究可能实现的知识、方法与技术创新。
急慢性肾脏病,特别是慢性肾小球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重症,现代医学对阻止其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缺乏良术,只能在终末期采用替代治疗,但由于费用高昂等原因尚不能普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小球疾病有着广阔的前景。学科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研究工作中以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刘宝厚教授为带头人,他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率先在国内将血液流变学检测运用于肾小球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估。论文“血液流变学检测在肾小球疾病中的运用”于1987年在《中华肾脏病杂志》发表后,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广泛引用,并据此提出了血瘀证在肾小球疾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结论,形成了“瘀血不祛,肾气难复”的著名学术思想,之后又不断探索,总结出了湿热证的临床特点,形成了“湿热不除,蛋白难消”的论点,有效的指导了临床实践。本研究方向急慢性肾脏病为主攻方向,通过对中西医治疗原理、方法、疗效的研究,结合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基础理论,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索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创建新的方式与方法;以名老中西医结合专家刘宝厚教授学术思想为研究着力点,总结其治疗急慢性肾脏病的经验,为临床肾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性资料,在我学科形成治疗专病的特色。
可能实现的知识、方法与技术创新:总结刘宝厚教授学术思想,发表相关文章,针对其治疗专病的特色,形成系列院内制剂;申报相关课题,完成科学研究课题2-4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以上。
本研究方向的负责人及学术骨干简况。
   负责人戴恩来教授,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师从刘宝厚教授20余年,全面继承其学术思想,并在运用温阳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方面有所心得,论文“温阳法在肾脏病中的运用”在200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学术会议上交流,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学术骨干许筠、马鸿斌均为主任医师、肾病科主任,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病方面有较高的造诣,许筠、马鸿斌、薛国忠还是刘宝厚教授中医师承的继承人。
 
 
 
 
 
 
 
 
 
 
 
 
 
 
 
 
 
 
 
 
 
 
 
 
 
 
 
 
 
 
 
 
 
 
 
 
 
 
 
 
 
 
 
 
要求:根据本学科研究方向数,每一个研究方向填写一页。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肺系疾病的研究
本研究方向负责人
李红
本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刘延祯
填报主要内容: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概述,科学研究可能实现的知识、方法与技术创新。
西北高原是肺系疾病的高发地区。本研究方向致力于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慢阻肺、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急性肺损伤等肺系统疾病的新方法、新手段,增进人民健康水平。
本研究方向以我院的“甘肃省卫生厅级重点专科老年病与呼吸病科”为基地,致力于甘肃中西医防治慢阻肺的研究,中医肺系疾病生理病理的基础研究;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方法,从分子生物学、亚细胞结构及形态学等不同水平认识甘肃道地药材(如红芪、党参等)、敦煌古方、名老中医经验方和学术观点防治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肺损伤等肺系统疾病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学术带头人刘延祯教授继承创新几代人的经验,已研制出平喘灵、肺心康、慢支咳喘宁等系列院内制剂,继续深入研究,为临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可能实现的知识、方法与技术创新:针对平喘灵、肺心康、慢支咳喘宁等系列院内制剂,深入研究,完成科研项目2-4项,为临床新药开发奠定基础;围绕其他研究内容,申报课题,完成课题鉴定1-2项;发表学术文章25篇以上,对中西医结合防治肺系疾病提供实验依据;对中西医结合防治慢阻肺冬病夏治形成特色方案。
 
 
 
本研究方向的负责人及学术骨干简况。
   负责人李红主任医师,呼吸病、老年病科主任,西北老年病学会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学会仲景学会委员,近五年科研获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系疾病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主编出版了《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学术骨干杨磊,主任医师,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在临床肺系疾病的诊治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学术骨干壅文兴,急诊科副主任,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肺系疾病的诊疗工作;学术骨干孙少伯,硕士,讲师,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肺系疾病的发生及中药药理学的作用,发表文章数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
 
 
 
 
 
 
 
 
 
 
 
 
 
 
 
 
 
 
 
 
 
 
 
 
 
 
 
 
 
 
 
 
 
 
 
 
 
 
 
 
 
 
 
 
要求:根据本学科研究方向数,每一个研究方向填写一页。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
本研究方向负责人
康学东
本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裴正学
填报主要内容: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概述,科学研究可能实现的知识、方法与技术创新。
本研究方向以血液病、消化道肿瘤、呼吸系统肿瘤研究为主要病种,传承名老中医经验,发挥地区技术特色,结合甘肃中药资源优势,通过对中西医治疗原理、方法、疗效的研究,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索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创建新的方式与方法,开发甘肃地道药材抗癌防癌新产品,本研究方向的发展,对丰富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方法与途径, 探讨其机理, 提高防治肿瘤的疗效,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方向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和认识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结合现代科技成果,运用西医理论和方法开展肿瘤防治研究,用细胞遗传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中医中药防治恶性肿瘤的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 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以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教授学术思想为要点,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扶正与祛邪有机的结合,总结其临床经验,推广其学术思想;对甘肃辐射所致的危害、诱癌作用及防治做了系列临床与实验研究,为开发中药抗辐射产品提供依据;针对甘肃优势技术重离子治癌中医药的增敏性展开相关研究,为研发放疗增敏中药产品提供依据。
可能实现的知识、方法与技术创新:总结裴正学教授学术思想,发表相关文章,出版专著1-2部;甘肃道地药材抗辐射保健品研发1项,实现技术转让;围绕研究内容,申报课题,完成课题鉴定2-4项;发表学术文章35篇以上,对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提供实验依据。
 
本研究方向的负责人及学术骨干简况。
 
 负责人康学东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甘肃糖尿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甘肃内分泌学会委员近五年科研获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学术骨干王小虎,主任医师,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在放射治疗肿瘤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学术骨干付伟、马燕花,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目前在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
 
 
 
 
 
 
 
 
 
 
 
 
 
 
 
 
 
 
 
 
 
 
 
 
 
 
 
 
 
 
 
 
 
 
 
 
 
 
 
 
要求:根据本学科研究方向数,每一个研究方向填写一页。
 
 
 
八、学科队伍建设
填报主要内容:
学科岗位设置规划,学科队伍建设方案,高层次人才培养措施等。
本学科计划近五年学科梯队人员总数达36人,教授20人,副教授6人,讲师10人,助教4人,其中交叉学科人员2员。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根据学院规定的引进人才政策,引进博士学位人才,到2015年博士学位人员达8人;学科近五年针对学科成员设立要求及奖励政策,为本学科成员学术水平的提高构建好的氛围及平台;派遣及鼓励本学科人员外出学习、进修、会议交流;设立学术指导制度,针对学术方向及学术团队,名老医指导教授,教授指导副教授等,加强名医继承培养,促进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成长与成才。根据国家教育部针对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的要求,参考名校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我院实际,修订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临床、教学、科研基地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人力及硬件保障。
设置教授岗位 20 个
副教授岗位 6 个
讲师岗位 8 个
助教岗位 4 个
总人数计划达到 40 名,其中教授达到 20 名,副教授 8 名;具有博士学位的  8名
计划新增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 6 名,达到总人数的 20 %,计划新增交叉学科人员 2 名
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培养措施:
1、稳定人才、引进人才的措施;强化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证人才引进的规模和质量。制订了《甘肃中医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规定》。对于需求的人才,各单位(部门)上报需求,人事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次年拟引进人员专业、数量、岗位,经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后,学院党委会决定引进计划。对引进人才的工作环境、待遇、福利等均有一系列优惠措施。本学科也制订了相应的制度,利用建设基金改善教学科研条件,积极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起作用”的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并对引进人才有明确的培养计划。
2、营造宽松学术环境发挥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来本单位工作的措施;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在合理引导和规划的前提下,给教学科研人员充分的自主权,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引进竞争机制,建立各层次的学科人员的管理及奖励制度,对各个层次的骨干教学、科研人员实行动态管理,调动每一个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来我院工作的优秀国内外学者,除了尽可能给予优厚的物质待遇以外,加强临床、教学、科研基地建设为其提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平台。
3、设置关键学术岗位,配备主要学术骨干的措施
对于主要研究方向和关键岗位的人才加大培养引进力度,实行海外引进、校外交流、自我培养并举的方针。学院以人事处、研究生处、学科为管理单位,依照学科发展的要求,培养引进和配备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引进竞争机制,设立公平、公正选拔制度结合制定的个层次人员待遇政策,对各个层次的学科教学、科研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4、优化主要学术骨干知识结构的主要措施。
设立鼓励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办法,采取重点内部挖掘潜力,提高学历层次,引进,校际交流相结合的措施,提高学科骨干整体学术水平;设立学术指导制度,针对学术方向及学术团队,名老医指导教授,教授指导副教授等,加强名医继承培养,促进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成长与成才;通过有目标、有计划的进修,国内外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承办和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层次,优化学科骨干知识结构。
 
九、教学与人才培养
填报主要内容:
    在学科建设期间开展教学情况,包括教材、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与教学成果等。
开展人才培养情况,包括人才培养的层次、数量、质量等。
在2010~2015年学科建设期间,出版与科学研究方法相关专著2部,作为甘肃中医学院院内教材,应用于本专业本科学生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参编国家级教材编写1部。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推动课程的整体建设,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全面开展课程管理规范、建设规范及评估,2015年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
    2010~2015年学科建设期间完成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教改课题“中西医临床本科专业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1项。
    针对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进行探索,5年发表教改论文10篇以上。
    人才培养:重点提高培养人才的层次,稳定本科学生招生数量,适当扩大博士研究生的招生。
    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专业结构设置,课程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确定了“中西医并重,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进度并行,涵盖必备知识,突出实用性。”的培养指导思想,将学生培养成为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保健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通过5年的系统教育,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和手段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和现代医学诊断治疗,具备初步的医学科研能力。2010~2015年学科建设期间,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每年招生在220人,为社会培养本科学生1100名。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研究生的培养通过3年的系统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及科研工作的高水平专门型人才。2010~2015年学科建设期间,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学科研究生每年招生在30人,为社会培养硕士研究生150名。同其他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每年招生1人,为社会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
 

十、学术交流和对外开放
(一)本学科计划举办的主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名称
举办时间
参加人数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产业化分会2010年年会(第五届中医药产学研高层论坛)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术年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中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术年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术年会
2010
 
2011
2011
2012
2012
2014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二)本学科计划派出人员进修情况
进修内容
进修时间
进修地点
进修人次数
中西医结合对心脑血管、呼吸、肾病、肿瘤的防治
中西医结合对心脑血管、呼吸、肾病、肿瘤的防治
中西医结合对心脑血管、呼吸、肾病、肿瘤的防治
中西医结合对心脑血管、呼吸、肾病、肿瘤的防治
中西医结合对心脑血管、呼吸、肾病、肿瘤的防治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北京、上海、南京
 
北京、上海、南京
 
北京、上海、南京
 
北京、上海、南京
 
北京、上海、南京
5-8
 
5-8
 
5-8
 
5-8
 
5-8
(三)本学科计划承担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名称
起始时间
拟合作对象
 
 
 
 
 
 
 
 
 
 
 
十一、预期(五年)标志性成果
标志性成果主要包括:
1、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层次、数量、质量)。
   培养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保健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本科学生1100名,培养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及科研工作的高水平专门型人才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150名,联合其他院校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
2、科学研究
    (1)科研成果、课题的水平(级别)、数量、科研经费总量。
    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省部级课题4-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0~13项;获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3项,厅局级科研奖励5~7项,科研总经费达500万元以上。
   (2)学科学术发展水平(要有定量描述,包括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或国外有影响杂志及收录到SCI、CA、EI等的论文数,出版的学术专著)。
     出版学术著作6~8部;发表学术文章120篇以上,国家级核心40篇,其中被SCI收录4-5篇;
    3、教学建设(教材、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与教学成果等)。
    出版科研方法相关著作2部,作为甘肃中医学院院内教材;参编国家级教材编写1部;发表教改论文10篇以上;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完成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教改课题1项。
    4、学术团队建设(包括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培养情况)。
培养出,省内和校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1名,后备学科带头人1名,学术骨干4名、中青年骨干教师8名。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比例由达到50%以上,其中博士学历者比例要达到10%以上。
5、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要有量化描述)。
甘肃道地药材抗辐射保健品研发1项,实现技术转让,经济效益200万。围绕研究方向,本着名医特色、专病特色、地区地道药材特色发展本学科,将会促进甘肃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甘肃经济发展。
 
 
 
  
十二、经费
(一)经费来源(万元)  
经费总数
国家投入
地方投入
单位投入
自筹
其他
470
320
100
50
0
0
(二)经费使用计划
年度
建 设 内 容
经费投入
2011
开展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古代与现代文献的整理研究;开展本学科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治疗规范研究;精品课件设,编写本学科建设成果教材,制作讲义或课件;
本学科全员培训、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骨干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扶持带动相同学科发展,承办本学科继续教育和相关学科学员进修;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和成果推广。
16万元
 
 
45.5万元
 
 
2012
基础条件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仪器设备购置;
开展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古代与现代文献的整理研究;开展本学科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治疗规范研究;精品课件设,编写本学科建设成果教材,制作讲义或课件;
本学科全员培训、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骨干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扶持带动相同学科发展,承办本学科继续教育和相关学科学员进修;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和成果推广。
100万元
 
 
16万元
 
44.5万元
 
2013
基础条件建设,业务能力建设:音像示教教室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手提电脑、投影仪、摄像、录音、无线网络;主要用于数据库软件系统制作和网络服务器购置等;
精品课件设,编写本学科建设成果教材,制作讲义或课件;
本学科全员培训、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骨干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扶持带动相同学科发展,承办本学科继续教育和相关学科学员进修;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开展本学科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治疗规范研究经费;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形成突出特色的新技术、新方法;学科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和成果推广.
60万元
6.5万元
 
42万元
 
27.5万元
2014
开展本学科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制作讲义或课件;
本学科全员培训、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骨干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扶持带动相同学科发展,承办本学科继续教育和相关学科学员进修;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形成突出特色的新技术、新方法;学科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和成果推广。  
7.5万元
 
42万元
 
32.5万元
2015
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形成突出特色的新技术、新方法。
30万元
               
十三、条件建设
(一)与本学科直接相关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或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研究中心(基地)、专科专病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等情况
 
     
级别
建立时间
负责人
总人数
已建
 
心肾重点学科
 
 
老年病与呼吸病重点专科
 
甘肃省卫生厅
 
 
甘肃省卫生厅
2010年8
2010年8
 
钟栩
马鸿斌
 
李红
 
6
 
6
拟建
 
 
 
 
 
(二)本学科点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情况(10万元以上,共用设备请在设备名称后注明(共用)。下表表格项数不够可扩展)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价格
1
流式细胞仪
 
EPICS XL
40
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ALCYON 300
55
3
气相色谱仪
GC-7900
11.6
4
液相色谱仪
 
AGILENT
37
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SOLAAR S-2
22.98
1
心脏彩超
飞利浦(HD7)
200
2
 
 
 
3
 
 
 
4
 
 
 
5
 
 
 
(三)可用于本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实验室情况
实验室名称
实验室
级别
实验室
面积(m2
实验室
人员总数
设备(万元以上)
数量(台、件)
总值
中药药理毒理实验室
 
 
中药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生物化学实验室
 
中西医结和学科重点实验室
 
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科研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科研实验室
省中管局二级实验室
省中管局二级实验室
 
60
 
 
60
 
 
 
60
 
 
110
 
300
3
 
3
 
3
 
3
6
 
25
 
 
20
 
 
15
 
 
10
 
10
210
 
 
 
170
 
150
 
 
120
 
200
(四)本学科图书与信息资源建设及本学科获取资料的技术手段
2000年购置数字资源有CNKI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专辑和经济与管理专辑、CNKI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专辑、CNKI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专辑,同时提供本地镜像和网上包库两种服务方式。另有万方数据的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方正和时代圣典公司的电子图书10万余册,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库也于2007年上半年建成。建设期间本学科预建设中医药疗效信息评价平台,围绕本学科内涵建设数据库1个,围绕学科购买图书1万册。
(五)本学科的门诊面积及病床数情况(涉及临床研究的学科需填此项,不是临床学科可不填)
在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方面,学院两所附属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与甘肃省中医院均为三甲级医院,共有1600张床位,心肾科、呼吸科和干部病房、肿瘤科床位共200张,门诊面积共300㎡,能够按照三级中医院科室的医疗技术标准要求开展全部诊疗技术,加之病源丰富,可以满足研究生临床实践和进行研究观察的需求,为培养复合型实用性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的模式提供了基本保障作用。
 
                         
十四、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
填报主要内容:
(包括在本学科拟实行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人才引进与流动机制、分配制度、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方式等措施的简介)
 学科建设运行机制:
 组织保障:在学院人事处、科技处、研究生处的统一领导下,组成以学科带头人为组长,中西医结合系主任为副组长,各研究方向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重点学科建设期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人。
经费保障:建立多渠道的学科建设经费筹措方式。第一,争取国家、教育部、甘肃省和学院对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第二,学院加大对重点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科研项目研究的费用。第三,学科通过学科优势去竞争重大研究项目,增强学科自身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自筹一定学科建设经费。
制度保障:在学院相关制度保障下,结合学科发展计划,制定分阶段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科研究室和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方案和实施细则。对学科规划、建设项目、计划指标等落实情况进行年度检查、中期检查、预验收和评估等工作,确保阶段目标和任务按期圆满完成。
人才引进与流动机制、分配制度、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方式:人事处下发了《甘肃中医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规定》,其中明确“引进”的界定、引进人才的条件及层次、对各层次人才要求,对不同引进人才给予相应的待遇有法可依,引进程序有章可循,确定引进人员服务期、引进人员岗位职责、明确考核指标、对接收非引进计划的博士、及学院教职工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待遇及资助办法有明确的规定。
科技处下发了院级重点学科的评审办法,院级学科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的遴选办法,院级重点学科的资助办法,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的职责与管理办法,学科科研、著作、论文、技术转让等奖励办法,实现学科科学管理,提高学科成员学科建设的积极性。
研究生处下发了学科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办法及管理制度,下发了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方案、计划。
学科依据具体情况及学科特点,下发了对学科成员的要求及奖励制度。
积极营造宽松学术环境发挥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来本单位工作的学术氛围,实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起作用”的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
 
 
 
 
学科带头人承诺
1、严格按此学科建设规划书执行。2、学科建设经费不得挪作他用。
 
 
 
 
                                             签名
                                                               
        
 
建设单位意见
1、同意按此学科建设规划书执行。
2、同意给予学科建设人、财、物的优先支持和保障。
3、同意学科建设经费由学科带头人统一支配,不得挤占挪用。
 
 
 
                               单位负责人签名                印章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意见
 
 
 
 
                                                印章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意见
 
 
 
 
 
                                                印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