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直肠滴注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9日 作者:
直肠滴注疗法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直肠滴注疗法即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中药水煎后装入输液瓶,通过直肠滴注给药来达到治疗小儿疾病的目的方法。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小儿直肠粘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药物可以通过三条途径进入血液循环。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入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直肠滴注的特点:
(1)直肠给药方便、快捷,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减少孩子的痛苦
(2)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直肠给药与静脉输入给药疗效及显效速度无明显差异,且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率是口服给药的2倍。
(3)直肠给药可以将中西药同时应用,既增强了治疗效果,又避免多种西药同时应用时所产生的副作用。
中药直肠滴注药物传输途径有三:
一是由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进入下腔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从而可以提高血药浓度。
二是由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由肝脏代谢后再进入大循环。
三是经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直肠淋巴系统吸收部分药物。但因淋巴流量很低,故经其吸收的药量实际上很少。
直肠滴注疗法主要有以下优点:治疗过程方便快捷,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依从性良好。药物不经过胃和小肠,避免了酸、碱、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减轻了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同时也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大大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直肠滴注与静脉输入给药疗效及显效速度无明显差异,而直肠滴注的生物利用率是口服给药的两倍。直肠滴注可以将中西药同时应用,既增强了治疗效果,又避免了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所产生的副作用。
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大肠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在吸收水液的同时,大肠也可以将药物吸收入体内。因此,大肠吸收药物后可由经脉上达于肺,而肺有“朝百脉”的功能,便可以将药物输布全身,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直肠给药最早见于汉代。上世纪80年代,保留灌肠改进成为直肠滴注,也是对传统外治的一种改革创新。其方法具有安全、速效、高效、低毒等特点,凡能口服的中药均可应用于直肠滴注疗法。
  直肠滴注疗法是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药物配制好药方,加温到35℃-40℃,通过直肠滴入器械进入直肠,保留30分钟。直肠滴注的优点:
(1)肠道给药简便易行,又安全有效,提高了给药的顺应性;
(2)减少了打针、住院的时间,节约了有限的卫生资源;
(3)直肠给药可“减打针之痛、免吃药之苦”。对于不易接受注射和口服给药的婴幼儿患者,便于给药。
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作用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直肠滴注给药是我科在中医药方面的技术创新,该治法疗效好、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尤其适合于口服给药困难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儿。是一种根据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观念的疗法,它对患者无痛苦、作用快、疗效高、毒副作用少、操作方便、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