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杂志》刊登张志明对甘肃治疗新冠肺炎总结性文章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2日 作者:
近日,《上海中医药杂志》社以“因地制宜,甘肃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甘肃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验案4则”为题,刊发欧宝app下载 副院长、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新冠肺炎防控中医药专家组组长张志明主任医师对甘肃治疗新冠肺炎的阶段总结性文章。《上海中医药杂志》编辑旭珍为甘肃阻疫人所感,写下感言,张志明亦写诗以和。
旭珍感言:
母亲有难,每位孩子都想倾情相救,很多同胞甚至为之献上宝贵的生命。作为编辑,同仁们不舍昼夜约、改稿。希望尽快传播更多良方,我们的审稿专家夜以继日,提出珍贵的意见,且不忘送去一份敬意,以尽“袍泽之谊”。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有幸约到一篇家乡甘肃、此次新冠中医药治疗组负责人张志明主任医师的稿件,感激之余,看到其治愈率之高,疗效之快,更多是对临床医生的敬佩,不由觉家乡人民真幸运,记得约稿时张教授说:医之大者,祛厄救困,必行之!谨以此文及时发出,感恩医生们的大爱!祝福祖国母亲。
张志明主任医师的和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
慈母罹殇,岳阳罩霉,恶瘟锁大江;
挥泪滴血印,敢死赴疆场,
削发奋勇,舍子弃家,华夏皆英郎;
仁心妙手炼就,哪管明枪暗箭疯狂,同胞至上;
激越战鼓憾楚鄂,新冠小厄难貍藏;
千里楚疆,万里神州,英雄凯还乡;
还你白练舞空,秀发盈盈,举杯狂饮,豪歌檄华章;
今生有衣,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
——被旭珍君赠言所惑,情不能抑,击节挥泪和之!
陇医 张志明 2020年2月22日于兰州
《上海中医药杂志》刊登文章原文:
因地制宜,甘肃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甘肃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验案4则
截至2020年2月16日,甘肃省90例确诊病例中,有87例使用了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率达到了9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治愈出院的44例患者均全程使用中医药治疗。
▲图为2020年2月21日甘肃省疫情
为了将甘肃地区中医诊疗新冠肺炎的经验分享给全国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上海中医药杂志》特向甘肃省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药专家组组长张志明教授约稿,通过临床案例的呈现形式,详尽记录并总结了甘肃省的宝贵经验。
该文已被《上海中医药杂志》录用并将于中国知网首发,现与全国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分享如下。
甘肃是我国经纬度跨度大、自然地理状况最为复杂的省区,地处西北,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气候严寒干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率、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与东南省份均具有显著差异。结合地区气候、地域特征和临床观察,张志明认为甘肃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热郁的特征突出; 湿邪贯穿全病程,并有兼夹,但与武汉地区相比湿邪表现不太突出; 化热较为迅速,且易于出现阳明脏腑证候。应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个体不同的病理状态进行调节,采用“一患一方案”进行全程跟进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典型病案
案1
(甘肃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吴某,男,43岁。初诊日期:2020年1月21日。
患者以咳嗽、发热3 d入院。
患者于2020年1月15日至南昌出差时与武汉籍人员接触,16日返兰州,18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伴乏力全身不适、咳嗽、咯少量黄痰。自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但效果不佳,于1月21日就诊时留观隔离。
入院时:体温38.6 ℃,心率118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37/93 mmHg。
1月22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6.4×10 9/L,淋巴细胞比例12.8%;心肌酶谱提示LDH 234 U/L;胸部CT示双肺不均匀散布片絮状阴影。疑似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月23日:查新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血氧饱和度在储氧面罩(5 L/min)吸氧下波动于86%~96%,呼吸20~42次/min。经省级医疗专家组会诊后,确诊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甘肃省首例确诊病例),收住负压病房。予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
1月24日: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较前次增大;血液检查提示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及降钙素原水平升高。考虑继发细菌感染。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丙种球蛋白20 g静脉滴注。
1月26日(中医初次会诊):患者乏力伴发热9 d,咳嗽,咯黄痰,汗出;食纳尚可,二便调;舌红,舌苔白厚腻,舌中少苔。
辨证:湿热壅肺,血热阴伤;
治法:宣散湿热,凉血活血;方以麻杏薏甘汤加味。
处方:蜜麻黄6 g,苦杏仁6 g,生薏苡仁30 g,连翘20 g,淡豆豉6 g,酒大黄6 g,黄柏6 g,赤芍15 g,牡丹皮15 g。3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同时继续西医治疗。
1月27日:间断咳嗽,活动后气短明显,面罩吸氧(5 L/min)状态下血氧饱和度波动于89%~95%之间,呼吸波动于21次/min~48次/min。发热减轻,体温波动于36.2℃~37.5℃。
1月28日:复查胸片提示双肺病灶范围较前减少,右上肺病灶局部吸收。治疗方案不变。
1月29日(中医复诊):间断咳嗽,无发热,气短较前改善。方以藿朴夏苓汤加减。
处方:姜半夏15 g,厚朴12 g,苍术15 g,藿香15 g,砂仁9 g,茯苓20 g,连翘10 g,淡豆豉6 g,草果6 g,焦槟榔9 g,水蛭3 g,建曲30 g,酒大黄6 g,生姜6 g。5剂。服法同前。
1月31日:症状消失,复查病毒核酸阴性,复查胸部CT示病灶明显吸收。
2月1日:复查病毒核酸阴性。
经省级专家组会诊,认为达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出院标准,于2月2日出院休养。患者共住院12 d。
出院后嘱服中药调理方:黄芪15 g,红参3 g,陈皮15 g,柴胡6 g,法半夏6 g,炒白芍15 g,茯苓15 g,生麦芽30 g,青蒿6 g,生姜3 g。7剂。服法同前。
愈后调理方为柴胡疏肝散合补中益气汤化裁。因患者湿邪为患,湿热相合,极难速除;湿性黏滞,易伤脾运;湿滞脉络,气机壅腻,加之患者心理压力大,焦虑郁闷,肝气不疏,故治以疏肝理气、运脾益气。
案2
谷某,女,21岁。
初诊日期:2020年1月23日。患者以发热伴头晕2 d入院。患者于1月19日从湖北咸宁乘车途经武汉(在武汉站逗留2 h)来兰州,于21日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7.5 ℃,偶有头晕,无其他明显伴随症状。于1月23日就诊收住隔离留观。入院时:查白细胞计数7.6×10 9/L,淋巴细胞比例10.4%;胸部CT示左肺下不均匀散布片絮状阴影。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月24日:转入负压病房。入院后西医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
1月25日:复查胸部CT见左肺下病灶增多,右肺下亦出现新的病灶。1月26日(中医初次会诊):头疼、头晕、发热6 d,伴汗出;月经来潮;食纳可,二便调;舌胖质暗、苔白厚。
辨证:肝郁脾虚夹湿;治法:健脾疏肝,化湿解表;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醋柴胡12 g,黄芩12 g,姜半夏9 g,炒白术15 g,当归20 g,焦山楂15 g,薄荷9 g,醋香附9 g,苍术9 g,藿香6 g,生姜6 g,淡豆豉6 g,赤芍12 g。3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同时继续西医治疗。1月28日:无发热,体温35.8 ℃~36.7 ℃;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吸收。患者自觉状态良好,诉在输液过程中有可耐受头晕,余无其他不适。鼻导管吸氧2 L/min状态下,氧饱和度波动于97%~99%,血压120/73 mmHg,呼吸18~21次/min,心率60~88次/min。维持原治疗方案。1月29日(中医复诊):汗出、头痛缓解;偶有头晕、气短,无咳嗽咯痰;小便每日6~7次,大便正常;舌质偏暗、苔白微腻。
辨证:肝郁脾弱夹湿;
治法:健脾化湿,疏肝解郁;方予逍遥散加减。
处方:醋柴胡12 g,黄芩12 g,姜半夏9 g,炒白术15 g,苍术9 g,当归15 g,薄荷6 g,醋香附9 g,砂仁9 g,淡豆豉6 g,红参3 g,焦山楂15 g,生姜6 g。5剂。服法同前。1月31日、2月3日:连续两次行咽拭子采样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患者发热、汗出、头痛、头晕等症消失,唯轻度气短。2月4日:经省级专家组会诊,一致认为患者达到出院标准,予出院休养。患者共住院12 d。出院后嘱服善后方调理(处方及理法方药同病案1)。
案3
潘某,男,29岁。初诊日期:2020年1月22日。
患者以发热、咳嗽3 d入院。
患者于1月15日从武汉返乡,4 d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 ℃,咳嗽无痰。1月22日门诊就诊,查血常规白示细胞9.1×10 9/L,淋巴细胞比例25.9%;胸部CT示双肺上中散在斑片状、磨玻璃状病灶。以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留观隔离。
入院时:体温37.6 ℃,心率87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20/65 mmHg。
1月23日:查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转入负压病房。入院后西医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
1月23日(中医初次会诊):咳嗽,发热;舌苔黄腻。
辨证:湿热犯肺;
治法:宣肺散湿;方用麻杏薏甘汤加味。
处方:蜜麻黄6 g,苦杏仁6 g,生薏苡仁30 g,青蒿9 g,连翘20 g,草果6 g,焦槟榔6 g,姜厚朴9 g,生姜6 g,酒大黄3 g。5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同时继续西医治疗。
1月31日、2月2日:两次核酸检测均呈阴性,患者病情快速好转,经省级专家组远程会诊,认为达到出院标准,于2月3日出院休养。患者共住院12 d。
嘱患者出院后服善后方调理(处方及理法方药同病案1)。
案4
李某,男,24岁。初诊日期:2020年1月25日。
患者因咽部不适4 d入院。
患者长期定居武汉,近期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密切接触史,1月15日来兰州。患者于入院前4 d出现咽部不适,3 d前出现鼻塞,于发热门诊就诊,于1月25日再次就诊时收住隔离留观。
入院时:体温37.4 ℃,心率7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80 mmHg。查白细胞计数6.7×10 9/L,淋巴细胞比例8.4%;胸片检查未见明确异常。1月26日:咽拭子检查提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西医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重组人干扰素αlb注射液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1月26日(中医初次会诊):咽部不适4 d,乏力;食纳尚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白腻。
辨证:寒湿犯表;
治法:散寒祛湿,宣肺利咽;方选羌活胜湿汤加减。
处方:藿香15 g,羌活12 g,苍术9 g,淡豆豉6 g,生姜6 g,防风9 g,连翘10 g,马勃6 g。5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同时继续西医治疗。
1月31日、2月1日:两次检测病毒核酸均呈阴性。
2月2日:咽部不适、乏力症状均消失,经省级专家组会诊认为达到出院标准,准予出院,回家休养。患者共住院7 d。
嘱患者出院后服善后方调理(处方及理法方药同病案1)
案例用方解析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属“疫疠”“温疫”范畴,其特点为湿热疫。初期邪在卫气,当及时宣透清化,扭转病势,防止邪入营血,发展为重症。案1患者,给予麻杏薏甘汤加味宣化清泄,服药3剂后热退,病情很快得到改善,转危为安。案2患者,发病时正值经期,湿邪乘虚入里,治以疏肝健脾、化湿透邪解表为先,和解少阳,以阻止热入血室、卫气同病。案3患者为湿热犯肺型,采用宣肺散湿的治法,中医早期介入治疗,病情很快好转。案4患者为寒湿犯表,病在肺卫,若不及时散寒解表祛湿,湿邪留恋则会化热入里;湿郁肺卫,则可引发此疫的轻症,成为肺炎。予以羌活胜湿汤加减宣散寒湿、清热利咽以扭转病势。患者药后很快即告痊愈。从以上4则痊愈患者的治疗经过分析,中医药治疗介入越早越好,有助于截断病势,减少重症发生。但应严格辨证施治,方可取得良效。
立足肺脾祛湿邪
专家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此次疫情大多属湿邪为患,虽有寒湿、湿瘟、湿毒之分,但湿邪是其共性,与武汉地区的湿邪特征亦相似。湿邪易阻气机,温湿相合易伤阴耗气,引发变证。中焦为枢,三焦气化之轴,湿邪困阻则三焦不利,故患者可见胸闷气短、乏力纳差、腹泻便溏,且疫邪其性峻烈,极易由气入血,致变证纷起。故本次瘟疫之治,非立足肺脾不可为。
治肺重在宣肺化湿透热,湿去则热散,肺气不郁则咳喘平;治脾重在调和气机,通达膜原,脾升胃降,升清降浊,则湿邪得除,枢机通达,三焦和畅。肺脾同治,宣上畅中,热透湿化,邪去则正安。病邪初起时宜解表化湿,佐以清气,如案4加入马勃、连翘;病传气分,则宜清化透转,佐以清营凉血,如案1加入赤芍、牡丹皮,案2加入当归、赤芍。患者痊愈出院后,继续服用健脾化湿清热汤剂以祛余邪。
在治疗过程中,祛湿为其核心,要根据病势,步步设防,截断扭转,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中医疗法的优势
首先,中医治疗可迅速有效解除发热。
其次,中医药治疗可有效阻止疾病的传变,防止轻症发展为重症,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再次,中医治疗可帮助促进病灶的吸收。
最后,中医药治疗医疗支出低廉。中药汤剂可及性好,给药途径方便,患者易于接受,相对于高档抗生素及球蛋白静脉滴注,医疗费用支出较少。
引用本文:雍文兴,冯彩琴,张利英,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甘肃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验案4则[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4):21-24.
作者介绍
张志明,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防治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组长,欧宝app下载 副院长,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第五批省市五级师带徒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医师奖”获得者。曾获“甘肃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从事医疗、教育、科研工作30余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