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腔内容物通过障碍。属中医的“肠结”范畴,并认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六腑以通为用,六淫、七情、饮食不节等均能引起腑气不通,阴阳关格或津液燥竭,糟粕痞结,致使肠道阻塞,大便不通,故成本病。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运用中医药疗法效果显著。
一般护理
心理护理护士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病人诉说,理解他们的处境和痛苦,给予情感的支持,实现人文关怀。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解释该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目的和方法。保护病人的隐私,帮助他们采取舒适体位.
生命体征观察严密观察详细记录生命体征。观察项目包括神色、舌苔、体态、体温、血压、脉率、呼吸、治疗反应、排泄物的质与量,以便准确地判断病情变化,及时反映给医生。准确记录呕吐、腹泻、输液、服药、饮食、灌肠及胃肠减压引流等出入量。
保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观察病人脱水、酸碱失衡、低蛋白和贫血是否得到纠正,按输液原则保证液体的输入量。
灌肠护理灌肠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作用是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润滑肠道。药液遵医嘱,不同证型用不同药液。用量200~400 ml,可反复多次进行。灌肠器插入肛门要深,以10~15 cm为宜,灌入药液速度要慢。灌肠时垫高臀部10 cm,尽量鼓励病人多翻身使药液和肠壁充分接触并使药液停留时间更长时间。
辨证施护
1、 气滞腑实证
症见腹痛阵作,痛无定处,叩之如鼓,腹痛时腹部可有条状物聚起,伴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间有矢气,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灌肠使用中药为六磨饮子:木香15 g,沉香2 g,乌药12 g,槟榔15 g,枳实15 g,大黄(后下)9 g。护理:①行气通下中药分次缓慢从胃管注入,注入前取半卧位并抽空胃液,注入后夹管l h,同时取半卧位,尽量避免呕出药液。注意观察有无排气、排便。②腹胀者可用粗盐、吴茱萸各250 g炒热放人布袋中,由脐部开始以顺时针方向外旋转,热熨腹部,30 min/次,2~3次/d,注意避免烫伤皮肤。③针刺足三里、天枢穴,呕吐加内关穴,用中、强刺激,或加电,用泻法。
2、 热结肠腑证
症见腹痛拒按,腹胀痞满,发热,口干,唇燥,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灌肠使用中药为大承气汤加味:大黄10 g(后下),芒硝(冲)12 g,枳实15 g,厚朴15 g,鲜芦荟20 g,黄芩12 g。护理:①以大承气汤行低压不保留灌肠。②观察体温变化情况,高热者及时给予物理降温,针刺曲池、大椎穴。③以开水、蜂蜜调四黄散外敷痛处,可以止痛。④针刺足三里、内关穴,用强刺激,或加电,用泻法。
3、寒结肠腑
症见腹中突然绞痛,脘腹怕冷,腹胀便秘,面色青晦,舌淡,苔薄白,脉弦紧。灌肠使用中药温脾汤加减:大黄(后下)12 g,附子(先煎)10 g,党参15 g,干姜15 g,芒硝(冲)8 g。护理:①以温中通下中药行低压不保留灌肠。②艾灸足三里、中脘穴以温寒止痛。③调升室温或增加衣被,给予保暖。注意热疗安全,防止烫伤。④以吴茱萸、粗盐各250 g炒热放人布袋中,由脐部开始以顺时针方向外旋转,热熨腹部,30 min/次,2~3次/d,避免烫伤皮肤。
4、肠腑血淤证
症见腹刺痛重于腹胀,痛有定处,胀无休止,局部拒按,或可触及痛处包块,舌暗红或瘀斑,脉涩。灌肠中药使用桃核承气汤加减:桃核15 g,酒大黄(后下)15 g,芒硝(冲)10 g,桂枝12 g,赤芍12 g,炒莱菔子20 g。护理:①以祛瘀通下中药行低压不保留灌肠。②腹胀明显时可予腹部涂松节油或(及)肛管排气。③以开水、蜂蜜调四黄散外敷痛处,可以化瘀散结止痛。④腹痛时予针刺足三里、内关,可加电。
5、热毒炽盛证
症见脘腹胀痛,疼痛不止,腹胀如鼓,全腹压痛拒按,呕吐剧烈,呕血或肛门排出血性液体,精神萎靡,或神昏谵语,发热,自汗,肢冷。口干舌燥,苔黄或燥,脉细数无力。
护理:①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神志、血压、自汗、体温、脉搏、尿量等情况,注意休克先兆。②积极进行抗休克处理。③观察腹痛、肠呜音及腹膜刺激征等情况,是否有肠穿孔、肠管绞窄坏死的表现,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④迅速作好术前准备,以备急诊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