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的挪威人约汉森(转载甘肃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4日 作者:
  在甘肃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常常会见到一位棕头发、深眼窝的“洋医生”。他耐心地询问患者病情,给病人拔火罐、扎针……这位来自挪威的“洋医生”名叫约汉森,来中国学习中医已有6年了,约汉森最大的愿望就是学好中医,学成之后回到挪威,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也让中医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
在挪威与中医结缘
  2002年,18岁的约汉森因为颈椎疼痛,在亲戚的介绍下到挪威一家诊所进行针灸治疗。约汉森说:“虽然那次针灸的效果一般,但是我却开始对中医感兴趣了。”当一名医生,是约汉森儿时的梦想。通过那次针灸治疗,约汉森决定学习中医。
  “最初,我看到荷兰、新西兰有中医,原本想去那边学习。但考虑到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想要真正学习中医就一定要到中国。”还在念高中的约汉森,就特别留意与中医有关的知识。
  2003年,约汉森进入挪威奥斯陆大学学习中文。对于儿子远赴异国求学,约汉森的家人怕他不习惯中国的气候和饮食,又太辛苦,有些不舍。但家人的顾虑没有让约汉森动摇。
  2005年,约汉森来到西北师范大学学习中文,为学习中医做准备。
  2006年,约汉森正式到甘肃中医学院,开始为期5年的中医求学之路。
学习中医有苦有乐
  谈到学习中医,约汉森用了“有苦有乐”来形容。
  “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在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很难理解。中药学起来很费劲,课堂中老师提到的药方和草药,我基本都没有见过……中医古方更让人头疼,文言文的书籍很难理解。我随身带着字典,上课、看书、临床,有不懂的词语就查字典。”约汉森说。
  记者看到约汉森办公桌上放着人体穴位速记手册,闲下来的时候,约汉森就抱着书边写边记。厚厚的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写着各个穴位的位置、作用。约汉森说:“死记硬背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不懂的知识点,我一般先背诵下来,在临床实践时加以理解。再不懂的就去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他们都会很耐心地给我讲解。”
  在约汉森看来,学习中医的几年里,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临床看病。说起自己治愈的病人,腼腆的约汉森眉飞色舞:“每次看到我的病人渐渐康复,我就很开心。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给病人治好病。”“我在住院部实习的时候,有一个病人半身麻木,第一次给他扎针的时候,他感觉还不错,第二次又来找我。经过几次治疗,他的病情有所缓解,这位病人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约汉森在中国学习中医的学费,全部是他在假期打工挣来的。每年圣诞节,约汉森就会回到挪威,他一边在养老院当护工,一边到学校给孩子们上课。约汉森说,虽然假期打两份工很辛苦,但一想到打工所得用来学习中医,也就不怕累了。
细心的“洋医生”
  在甘肃省中医学院学习的5年里,约汉森的刻苦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但约汉森觉得自己现今的针法水平还不够娴熟。2011年,他又申请在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继续临床实践学习。在医院进修的一年多时间里,约汉森更是不放过每一次实践机会。
  “最初的时候,给病人扎针,很多人会吃惊。看上去不太愿意让我来扎针,他们觉得让一个外国人针灸不靠谱……”说起洋医生给病人扎针遭拒,约汉森有些无奈。但是约汉森从不气馁,他跟着科里的医生认真学习,渐渐地约汉森的医术获得了一些患者的认可,而他对患者的细致入微也让科里的医生和护士纷纷竖起大拇指。
  “约汉森在工作中特别认真,别看他是男孩子,照顾病人的时候,他比我们女孩子还细心。有一次,有个老太太来看病,约汉森看到老人弯下腰穿袜子很费劲,就蹲下来帮老人穿好袜子,又帮老人穿好鞋……这样的例子在约汉森身上数不胜数。”护士马兴梅说。
  好脾气的约汉森还是医院女护士经常“欺负”的对象,常常会有女护士“央求”约汉森帮自己拔火罐消除疲劳,约汉森每次都欣然答应,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实践的机会。
回国后要用中医看病
  约汉森最大的愿望是学成回挪威后开中医诊所。
  “如今在国外,中医很流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挪威,也有很多人扎针,他们虽不懂中医理论,但更看重疗效。”约汉森说,每次假期回到挪威,身边的朋友都会争着让他号脉,针灸。
  “去年圣诞节回家,我从兰州带了艾柱回去,在家里给妈妈艾灸,弄得整个客厅里都是烟。妈妈说,艾灸之后的部位热热的,感觉很舒服。我妈妈相信中医,也完全相信我的水平。”此时的约汉森显得很自豪。
  如今,约汉森在工作之余,正在紧张复习,准备迎考“国际针灸师”。
  “我很喜欢兰州,这边的饮食很不错,有很好吃的面食,还有火锅、炒菜、烤肉,想吃什么就能吃得到,兰州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很亲切……”尽管约汉森很喜爱兰州,但他坚持学成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去,把学到的东西带回去。
  约汉森说:“我来中国,就是要把中医基础学扎实,等有一定临床水平,我要去挪威或者欧洲其他国家开个中医诊所……也希望有一天全世界都有我的中医诊所连锁店,让中国的医生都去那工作,将中国最为经典的中医技艺传播至海外,为世界民众所享用。”(摘自甘肃日报,记者 文洁)
Baidu
map